《故城县历史地理沿革》郝金龙——古堤

163次阅读

共计 252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古堤

黄河改道北行,几乎都要光顾故城县,如《汉志》河、《禹贡》河(鬲津)、定 王河、屯氏别河、北宋三次黄河北流,给故城带来平壤沃土的同时也带来了沉痛的灾 难。黄河东行期间曹魏运河、隋唐永济渠、宋御河、元明运河都穿境而过,在给朝廷 带来交通便利的同时也给故城地引来了年复一年的洪水灾难。仅在清道光十三年 1833年)到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的60余年间运河决故城郑家口附近就有10次之多。但勤劳的故城人并非坐以待毙,而是与洪水作不懈的斗争。县域的古堤,如 鳏堤、金堤、长堤、漳堤、岸堤、景州堤、谢公堤等即是古人与洪水斗争的明证。

一) 鳏堤

明末清初顾祖禹所著《读史方舆纪要》在故城县举有四个大堤:鳏堤、金堤、长 堤、岸堤,其“又有鳏堤,亦在县西南三十里,自顺德府广宗县(今威县)界,东入 县境。相传鳏治水时筑二堤,皆横亘千里云”,就是指位于故城境内的鳏堤。顾祖禹 之所以这样说必定有所本。

清初1644年)距今尚不足400年,应该有蛛丝马迹可 查。通过实地考察,在故城县境内有两处:一在南岭踪渠向东延长线的350米处(属 于元“龙潭”西侧);一在营东之北的刘辛庄村东北距民舍150米处。龙潭距故城镇 三十余里,也与龙潭西侧元末有“断崖数丈”相符,但大堤应该是挖江江河时所筑; 刘辛庄这段古堤则不属清朝的故城县,而且距离也不相符。但这两处是一条大堤的可 能性也是存在的。

附考:再想搞淸楚一些就需要外县■的絲堤贽料,查北宋《太平雯宇记》在历亭县 条目下记義了餘堤在易事县东三十五里的恩城镇北,与坎城县絲堤东南西北相距38 公里,能断定幷非一条,只有东最和西堤的可能。

 查康熙《成具志》麹有:“繇堤自壹阳延入甘陵,经威县•邵固集北,其村有名圈 里者,三面濒堤。”蛊今临西县向北穿插威县和请河县,絲堤遨址长约20冻里,« 堤遗址榇存较为完好,其北端即淸冻江。有可能絲堤蛊临西人请河,再入成县,再向 东北过南宫县、枣强县,再入古武城具的刘辛庄,态此向北接请凉江丸圾,再东北列 奇、后土營入原故城县西部“壽地”,沿此“壽地”边缘筑到龙準。 经近年来对临西县絲變的考古发掘证卖此堤.乃北宋时的黄河大扯。或许 堤基础上加嵩,或许人们当时就称黄河丸堤为鳏堤。

(二) 长堤

《读史方舆纪要》记载:“又有长堤,起自县西田村,达于州界。《志》云:宋 元丰间,筑以防潢卢河之溃溢。”雍正《故城县志》在山川条目中也同样记载了: “长堤:宋元丰间所筑,防黄泸河,自田村下接连州界。”以其年代和方位能断定此长堤, 即古武城县刘辛庄东北角的鳏堤。

北宋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的黄河第二次北流 自南来直冲恩州(今清河县,)朝廷决定采用都水监丞李立之在熙宁初(1068年时)就已经提出的“创生堤”的建议,当时河道(行洪区)相当宽,如广宗县几乎全境都为河道,达百里之宽。估计刘辛庄的鳏堤即元丰四年(1081年)八月的黄河东堤,从刘辛庄向北到张田村,过白佛寺后入枣强,再北到冀州界。但有一疑点,即雍正《故城县志》记载虽说长堤在“田村”,则《志》前所画之河流图中将“长堤”画在南起 郑口、坛村间,北端在董学、马军寨间。考之,县志图之标注“长堤”为“金堤”之 误。

三) 金堤

清王履泰《畿辅安澜志》记载:“东溪金堤。《一统志》在故城县西南自大名县 界逶迤而东北入县境,即后汉王景所筑,横亘千里。”和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 “金堤,《志》云:在县西南,自大名府大名县界,逶迤而东北入县境,即后汉王景 所筑。”两书都是引用《大明一统志》所记。今考之,东汉所筑之黄河大堤在今聊城、 禹城、临邑、商河到利津入海,尚未入过故城县。金堤乃《汉书•沟浊志》中说的一 段沿《汉志》河以北最远到平原县,也未到过故城县。

故城县境确实存在过一条比“长堤”要早的堤防,那就是北宋熙宁元年(1068 年)黄河决乌栏(瀾)堤、枣强堤、乐寿土帚时就有的第一次黄河北流时所筑大堤,与 雍正《故城县志》图所标注的“长堤”相符。到底故城县从坛村到马军寨的大堤(亦 为单侧堤)应该怎么称呼就不得而知了,我们还权称其为“金堤”,金堤在今故城地 面上已无踪影,只有郑口西北侧的“堤口村”在其位置上。

(四) 岸堤

《读史方舆纪要》和雍正《武城县志》都有记载有“岸堤”,“在县西南。起自 武城县北二十里之甲马营驿,达于县东十八里四柳树镇,皆筑堤以防卫河泛溢,高数 尺以上。”即今大运河大堤,明清时期皆为当地民人所筑,官方称“民堤”。今果子 口人仍称“老堆”或“老堰”者应是岸堤的一段,经1973年后治理仅存的郑口大堤 柳林下的大堤系“岸堤”的遗存。

(五) 谢公堤

明嘉靖丁巳岁1557年),河决渡口驿,径入武城,田地房屋尽皆冲没。知县 谢梦显知道后,请求道台允准,由毛家庄(古毛店村)起,到李家庄(大王里村)在武城(今故城)与清河界建堤三十里、宽三丈、高丈许,再凿河将洪水引入古黄泸河 (清凉江),不两月间而堤告成。武城接境南北积万余家受益。民以“谢公堤”命名。 又在县治西门外建立生祠感戴这位父母官。一直到清乾隆三年(1738年)成讼扒堤, 大堤以北近二百年受益。

六)景州堤

进入明朝,武城县运西地区嘉靖九年(1530年)到嘉靖三六年1557年)间决 口次逐年增加,明隆庆三年(1569年)再次河决尖冢“洪波滔天,无处非水,莫辨 境界”应是最重的一次。明朝廷并未对这一地区的洪水统一治理,所以运西地区各县 在此期间便采取''以固门户”的策略,各自修筑防洪堤,清河一临清间筑“堰水堤”; 武城一清河间筑了 “谢公堤”。

此后卫河再有决口的行洪则依靠黄泸河(故城县称索 卢河),因历史上五枯头(常五头)河堤就是薄弱处,东决时灌注黄官屯洼,沿今江 江河一线下泄淹景县、东光等景州所辖县份,景州为防洪水在故城县与武城县缘界筑 堤“以固门户”,筑起州级工程一一 “景州防洪堤”。《故城县志》对大堤的修筑并 未记载,实地考察未获有用信息。

 

据《故城县地名资料汇编》在谈到堤口村起源时说: “清初1644年),景州在村东修了一条防洪大堤,后洪水在此村处决口,故得村 名堤口。”能证实景州防洪堤的存在。当时的景州堤属北直隶与山东布政司(省)的 边界。从徐庄、坛村、堤口、红庙(原故城县称杨庄),在此再向西南到赵长林(当 时称樟林),再到白佛寺修堤,亦即老故城县和老武城县的边界。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