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故里●高鸡泊遗迹●清河崔氏
当前位置: 历史地理 > 《 “羊角旋风 ”导致移武城县》移县原因 郝金龙

唐朝调露元年(679年) 前武城县的县治在西半屯镇的盐厂村西南, 调露元年移于今军屯的王行杖村, 北宋时期确实东移十余里到今山东武城县老城的“焕光桥” 东端。 “宋徙永济渠东, 古谓东流村” [7刃为什么会移向永济渠东的东流村(今建国东的运河内) 呢? 笔者认为与“羊角旋风” 有关。当地称的“大旋风” , 今名应为“尘卷风” 。 春、 秋天干物燥时常见。 本

人在几十年前曾进入过“风眼” , 但小型的“旋风” 会躲人、 躲物、 躲村庄,又往往起于墓地坟莹, 所以人们都对旋风另眼相看, 并赋予它灵性。 麦秸垛被卷入空中的事件常有传闻。

为什么中国一有历史记载就先记载地震、 彗星呢? 他们认为那是上天在警告世人, 人们对天地不敬, 天地就会报复这些不敬的臣民, 为此历史上被罢免官职的不计其数。 北宋时人们还是十分笃信天人报应的。 现在我们都知道平原上龙卷风的杀伤范围是很窄的一条, 而这么窄的一条偏偏选中了武城县衙, 还选中了县官的女眷们, 实际上死伤多少平民百姓, 是没人关心的, 因为县官的女眷被卷走, 才有人将这一事件记载下来。 相信熙宁九年(1076年) 旋风过后也不会再在此地建衙门。 风过后肯定有风水先生将县衙(办公地) 定在东流村 以灾异连续发生本地来看, 人们认为北宋的时老武城县(在王行杖) 的风水尽失 1047年有王则起义发源于清河(小说《三遂平妖传》 就写的这次起义)

武城县城也是重要策源地。 1048年三月杀王则, 到六月黄河就以排山倒海之势压来, 淹没村庄、 稼禾, 朝廷吵了二十年也没把水治住。 县城前的隋唐大运河也因黄河泛滥不能行流, 有名的子游庙也在黄泛中岌岌可危, 可能这次羊角旋风也把弦歌台夷平, 武城县城在此处再也没有风水可言了! 在今人看来移县是不可能的, 正处于“天人报应” 的年代, 如报于朝廷也不会再于此建县治的 

                       

「有事请联系站长邮箱:shuuder@qq.com」

赞(0) 打赏
随意赞助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关于"《 “羊角旋风 ”导致移武城县》移县原因 郝金龙"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哦~~

博客简介

一个出生在故城县,成长在故城县。在河南求学4年后,又回到衡水的1988年出生的青年!热爱家乡,努力学习了解家乡历史,让家乡历史为更多的世人了解!博客文章选自《故城探源》!

精彩评论

站点统计

  • 文章总数: 407 篇
  • 草稿数目: 0 篇
  • 分类数目: 5 个
  • 独立页面: 2 个
  • 评论总数: 57 条
  • 链接总数: 6 个
  • 标签总数: 205 个
  • 注册用户: 496 人
  • 访问总量: 8,648,005 次
  • 最近更新: 2023年2月1日
服务热线:
 

 QQ在线交流

 旺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