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角旋风 ”导致移武城县》永济渠和卫运河的关系 郝金龙

202次阅读

共计 138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人们普遍接受北宋武城县东迁十里至东流村的年代是“宋大观1107-1111年) ” , “旧县址, 城西十里许盖汉时建, 宋大观为河水淹没, 徙今治"El,不求甚解的今人更是统统将移县年代记为“大观年间” 。 极少人知道这是一种错误的说法。 君不见同是一本《嘉靖。 武城县志》 又记载: “羊角旋风: 熙宁九年恩州(在清河县) 武城县有旋风自东南来, 望之插天, 如羊角, 大木尽拔,俄顷旋风卷入云中, 既而渐近, 乃经县城, 官舍民居略尽悉入云中, 县令儿女奴婢卷去复坠地, 死伤者数人, 民间死伤亡失者不可胜计, 县城悉为丘墟, 遂移今县。 ” ⑴]北宋移武城县的事件演绎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 时《武城县乡主志略》 “大观中卫河水决, 移至城东十里, 即今治。 ”[77]北宋“大观中”在武城既没有今大运河, 也没有什么“卫河” , 只有残存的永济渠, 哪来的“卫河水决” 呢?
现就移县原因和移县年代作一考证。
一、 永济渠和卫运河的关系

武城在今王行杖时, 位置在永济渠(也称御河, 当地人称蔡河, 今称隋唐大运河, 本文称永济渠) 西北的“义王桥西” , 因为永济渠在王行杖是向东北流], 「东到建国镇马庄村北又东南流, 过秋胡墓仍向东南, 过今建国邮政所北到猪羊市, 并向西南, 然后向东、 向北在“焕光大桥” 南约400米入今卫运河,

永济渠与今运河的交叉点即是“沉船遗址” , 向北过武城县志所说的“东流村” , 这就是史志所载之“永济渠东” , 按永济渠大流向而言应是“永济渠南” , 也是元朝后的“卫漕东” 或“卫河东” , 而不是宋前的“卫河东” , 因为宋前还没有卫河。 永济渠过东流村后再向北到“焕光桥” 北的“小钓嘴” , 今村已搬到运河大堤之东, 永济渠在小钓嘴拐向东, 再偏东南过今东、 西徐村间流向武城县腹地。 永济渠在建国镇的流径见117页图1—32。这一流径的遗迹虽经北宋1048年黄河北流的破坏, 只是斩断了今老城镇东15里以东的漕运, 1072年北宋朝廷仍动用8000河兵和城兵开永济渠恢复漕运, 在其后黄河并没离开永济渠左右, 总是淤后再开, 一直到北宋灭亡, 因为他们要运战备物资到抗辽、 抗金前线。

 所以一直到今天, 自何刘屯南向西还能看出痕迹, 马庄附近的痕迹虽受北宋末黄河北流的影响, 但多因明清大运河多次在西侧决口的淤积冲刷才失去, 到建国镇内仍有痕迹可查。 到今运河中河槽内的“沉船遗址” 南, 永济渠的文化便戛然而止, 便能说明金、 元时期南来的卫河与西来的永济渠在此交会。 宋淑敏提供的两枚铜钱就证实永济渠的流径寿命不晚于北宋绍圣年间(1094—1097年) 见图3—29O所以说武城县迁移前后都没有离开永济渠半步, 卫河对于武城县仍是小字辈。 

中国早期历史上并没有卫河, 今称之卫河, 发源于太行山东南麓辉县苏门山, 主要支流有疽河、 汤河、 淇河和硝河等。 今卫河, 汉称白沟, 隋称永济渠,宋曰御河, 明、 清因该河发源于春秋卫国而名之曰“卫河” , 沿用至今。 历史早期有黄河大堤后, 太行山诸路山水不能直接入黄河, 可以说是人工干涉迫使水沿汉堤东流而逐渐成河, 后来多用来作“运河” 河道, 北宋末杜充决黄河阻金,黄河东南流, 太行ill水总有所归,就自然冲成“卫河” ,基本流路是沿永济渠(御河) , 但从尖冢到临清市, 再到老武城镇则沿周定王河[冏流路一直到郑口。 元朝后才成为“卫运河” , 有了 “漳水” 的加入才说成“漳卫运河” 。《武城县志》 所指运河之东的武城, 即指山东武城县的老城镇, 也指今故城县的建国镇的河西街 

《 “羊角旋风 ”导致移武城县》永济渠和卫运河的关系 郝金龙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