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洼历史地理研究》定王河所截成鬲湖 郝金龙

186次阅读

共计 185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定王河所截成鬲湖
据《汉书。 沟滥志》 :“大司空掾王横言……禹之行河水, 本随西山下东北去。 《周谱》 云, '定王五年河徙', 则今所行非禹之所穿也。 ” 〔山]这是记载定王五年(前602年或前463年) 河徙的最早资料, 胡渭在《禹贡锥指》还考证说“砕砾” 即周定王河改道处, 后人多以此次河徙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学者张修桂说: “很可能只是黄河在《汉志》 河范围内的一次迁徙, 因不影响黄河下游的基本流路, 不为多数人所注视。 ” ⑴2 因笔者在“屯氏河” 考证时, 发现《中国历史地图集》 将郦道元《水经注》 确定的屯氏河, 从临清过夏津到德州的河道, 画在今运河临清到景县段上, 而百思不得其解, 查杨守敬《水经注疏》 “且考屯氏河自今临清州东北入夏津县境, 今卫河自临清州北入武城县境” [113],才知是谭先生之误, 如果将其复《水经注》屯氏河之位, 发现今运河也是一条更古老的黄河故道, 结合卫星地图考察, 今卫运河应是从今大名县东始过馆陶、 临清、 故城、 景县, 到东光的一条约200多公里的黄河故道, 正好应了张修桂先生的“ 《汉志》 河范围内的一次迁徙”
的断言, 对于全黄河而言可以忽略, 但对于故城县的古地理而言, 将是改写历史的事件, 为此本人在《鬲津河曾过今故城县的推测》 作了讨论, 推测今运河即''周定王河” 故道。东大洼东侧今运河一线即“定王河” , 过郑口离开运河东北流到蓿县(今景县南) , 再东北到东光县附近合于“故大河” (即《汉志》 河) 。
(一) 定王河
《禹贡》 河形成后, 与《汉志》 河开创“一河二流” 的局面, 黄河进入稳定期, 稳定了 3000多年。 “到了齐桓公三十五年(前651年) 春秋五霸之一 的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DM提出了 '无曲防'的禁令。 这说明, 春秋中期黄河下游各诸侯国修堤的情况可能相当普遍” * [115]116 ,黄河由自行无羁到被约束,周定王河的决口势成必然。 

“无曲防” 禁令发布仅仅49年就出现了黄河上有史记载的第一次河徙, 即前文说的“定王五年河徙” , 因决口形成的“定王河” 流路并不长, 又通过人烟稀少的“鬲津” 湖区, 所以才在《周谱》 上出现孤证, 也给历史上的地理历史学者增添了争辨的素材 

鬲湖的辨证

定王河通过《汉志》 河与《禹贡》 河之间的河间洼地, 才将故城县中部的鬲津河之一 “鬲” 分隔成两部分, 东大洼即定王河西之“鬲” 的封闭区, “水不到, 沙亦不到” , 无黄河的有效淤积故也。 有史以来东大洼即“鬲” 湖。 为

什么有此结论呢? 粗言理由有五:

其一, 东言村到芦庄村距离仅有5里(2.5公里), 但这两个村历史以来就不统属于一个政区。 赵行六村〔“1965年3月由武城县划归故城县, 1956年尚属恩县, 金朝以前到隋朝都属历亭县。 即使在金、 元时期开了京杭大运河以后, 赵行六村被隔离到河西仍然未脱离恩县管辖。 这就标志着芦庄村西历史上
-就有村庄统属的地理隔绝物存在, 此隔绝物比运河要难以逾越, 那么隔绝物是什么呢? 湖沼的存在是唯一的理由。

其二, 凡河自然决口都不是人为之故意, 洪水先入洼地, 积满洼地后再自形成稳定21年的黄河通道, 此处即是“洼地” “盆地” “鬲湖” , 明也。

其三, 隋炀帝开永济渠绕道行今武城到德州, 为什么不从清河县直开到东光呢? 皆因东大洼有湖沼故也。 隋炀帝开永济渠一年即完工行船, 是利用和疏浚老河道, 很少平地开河。 在馆陶县北是利用西汉元封二年(前109年) 屯氏别河的黄河故道, 在清河县利用屯氏别河的东阳支[切作永济渠, 故城县军屯、东冯到南召村, 到南召并未继续沿东阳支到隋庄北入今官道河, 再到东大洼东的孟故庄(原在今运河大堤内) , 而是自南召村向东南平地开河到老武城去接屯氏别河的绎幕支。 其原因就是: 甲马营南到恩县洼都是湖、 沼; 故城县北部也是高鸡泊洼地; 东大洼是湖区。 沼泽、 低洼地无法开河达到行船所需的深度,也无法修筑河岸行夫拉纤, 隋时此处为湖沼, 亦明也。

其四, 早在郦道元时期, 《水经注》 中引应劭(东汉人) 曰: “东武城东北三十里有阳乡, 故县也。 又东散绝, 无复津径。 ”"⑷即说明屯氏别河到此没有了条带状河槽, 河水成散漫状态, 找不到河道的影子了! 证实在东汉时期这一地带依然是沼泽或是雨季的沼泽、 湖淀, 亦明也。

其五, 此区下挖某一深度定有黑土、 贝壳, 以被后屯、 赵行、 谈庄所证。查大言村南取土坑目测8米之下仍不见西汉屯氏别 河淤积, 离黑土、 贝壳尚有尺。 见上页图3—34 5里远的后屯窑宋线最少深3米。 标志此区有最低洼处。

据上述论证, 东大洼系被定王河隔离成的鬲津河一“鬲” 的封闭区, 称其为“鬲湖” 并不为过 薄弱处冲出灌注下一洼地, 往复如此, 直到入海。 北宋庆历北流直冲东大洼并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