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洼历史地理研究》高鸡泊的南湖区 郝金龙

350次阅读

共计 247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高鸡泊的南湖区
秦汉时期黄河安流, 故城县成为河湖水乡, 人户迅速增加, 汉高祖十一年(前196年) 在东大洼东侧建置东阳侯国, 即《史记》 载: “东阳, 高祖六年(前201年) 为中大夫, 以河闲(今河间) 守击陈豬力战功, 侯, 千三百户。 十一年(前196年) 十二月癸巳, 武侯张相如元年” [119]o当传位至张相如曾孙张强时, 因张强无直系继承人即将东阳侯国除为县(在前140年)

今东大洼南端的李店村距古东阳县城仅4公里。 按今人的概念, 东大洼之“鬲湖” , 应是东阳国西侧碧波荡漾的旅游胜地。
(一) 曹魏及以前

张相如功臣侯国于公元前140年撤销, 31年, 即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 黄河决口形成屯氏河, 稳定行流70年。 到元帝永光五年(前39年) “河决清河灵鸣犊口, 而屯氏河绝。 "Im东大洼有何变故呢?

从《汉书•王子侯表》 “东阳节侯(刘) 弘, 清河纲王子, (本始四年,前70年) 四月已丑封, 十年薨” [列的介绍来看,刘弘于汉宣帝本始四年封为东阳侯, 于第十年薨后, 继续传代子、 孙、 曾、 玄, 一直到王莽建立“新” 朝,于公元9年免去东阳侯, 在这五世的东阳国还是歌舞升平的79年。 本始四年(前70年) 比屯氏河断流的永光五年(前39年) 31年, 即屯氏河泛滥期间就新建了东阳王子侯国, 以此看来屯氏河冲毁原张相如之东阳城, 并未影响到刘弘之东阳城。 也就是说, 屯氏河摧毁了东阳城, 同时给东大洼带来高水位, 但并未有效淤积东大洼。

定王河后形成的“鬲湖” 到屯氏河断流的563年间, 仍以湖泊形式存在 屯氏河断流后到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 近千年间黄河南徙, 对故城县无直接影响, 但东大洼依然如故的以“鬲湖” 形式存在。 曹魏开白沟一清河前或能得到清河水补充。 对于清河在拙作《清凉江流源考》 和《再论高鸡泊》 中有
详细的考证, 此不赘述。

简言之: 漳水行《禹贡》 河在战国时断流的故道而称漳河; 《汉志》 河在东汉永平十三年(70年) 王景治河成功南移。 定王河(今运河) 西就成了半干旱区, 黄河以北太行山南端的淇水、 荡水、 疽水, 以及这一地区的雨水总要有所归纳, 因含沙量极少, 则形成了清河, 略循故城西侧的清凉江一线行流。 曹操为征高丽在清河(南端称白沟) 行船需增加水量, 再引清水入清河, 在始端建有调节清、 淇入白沟的水利工程, 称为“榜头” , 沿河的险要处应建过多个“枯头” 工程, 在故城县杨五头附近建立的第五个“桁头” , 故今天仍有称“五方头” 的多个村庄。 以“松头” 来看, 运河应该是相对封闭的河道。 所以虽然东大洼之鬲湖与清河有相通处, 但此期不会得到外源水的补充, 鬲湖属积存雨沥之水的低水位期。
(二) 北魏到隋唐

漳水有清漳和浊漳二流, 出山区时已合流行《禹贡》 河, 不与清河水有自然的通道, 曹魏时期曾开利漕渠通邺城用漳河通漕, 属漳、 清连通期, 但不用以作白沟—清河水源。 到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 广平太守李阿难又凿渠,把漳水引入白沟一清河, 主观上是为广平郡的灌溉, 客观上解了漳河北流不畅的问题, 入清河的水量逐渐增大, 到隋初老漳河就断流成“枯下漳渠” 过南宫县了。 从《太平寰宇记》 “枯下漳渠者。 清漳渠也。 自邺县界来, 非浊漳也。

隋大业(605— 616年) 中, 制使姚暹疏决, 从上漳渠水入此渠, 亦名姚暹河;炀帝征辽回, 泛舟于此, 谓之回銮河”32叮可以看出隋初漳河的主流己西移穿巨鹿湖北流。 标明战国后期走《禹贡》 河故渎近800年的漳河因南宫县西南河道堵塞, 行流不畅, 在北魏前即形成西路漳河, “上漳渠” , 留下老漳河此时已干涸为“枯下漳渠” , 入清河的称“清漳河” 。 清漳河形成的年代, 从《隋书・地理志》 记载: “漳南, 开皇六年586年) ,曰东阳, 十八年598 年) 改为漳南。 “23]”这就表明东阳县(今故城镇) 改称漳南县与漳河过东阳县有直接关系, 最晚在公元598年漳水即已过故城之北。 “清漳(县) , 开皇十六(596年) 年置” 〔124]和《元和志》 “清漳县。 西北至洛州七十里。 开皇十六年(596年) 于此置清漳县, 南滨漳水, 因以为名” [125]o在姚暹河以前清漳河即已通流。 姚暹所开“回銮河” , 只是清漳河与永济渠有相通的时段, 或在枯水期为永济渠水源的补充。 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 开永济渠后仍用白沟水, 即沁、 清、 淇、 荡、 疽作为水源。

阿难河是清漳河形成之始, 即公元488年, 郦道元的清河中即混入漳水,高鸡泊和东大洼的丰水期自此始。 北魏太和十二年488年) 清河沿线的“枯头” 的功能早已丧失, 漳河水入清河后, 清河水量逐年增加, 故城县的洼地的积水增多。 入隋前清河即成为清漳河, 仍沿今故城县西缘通过, 在此不赘述向北的行流。 只说清漳水在贾庄和西桥村间进入故城县, 在十八里庄西北积水成“碟状湖沼” , 仍用“鬲” 称之; 通过瓦子庄向东北到湖心寺、 乔庄的乔家洼,形成第二个“鬲” ; 再东北过武官寨的李店村进入“东大洼” , 形成第三个“鬲” ;再北过兀兰屯向北进入高鸡泊洼地, 形成第四个“鬲” ; 在故城县北官庄向东北沿沙河, 过诸邮务村入琵琶湾, 形成第五个“鬲” 。 一个“鬲” 接一个“鬲”
的季节性湖沼, 水大时连通下泄, 枯水期独立成沼, 从形态上看与禹开“九河”的“鬲津河” 相似, 故以“鬲” 言之。 参考40页图1—12o

因东大洼在此期的水源与过往历史的水系不同, 已与隋唐时期著名的高鸡泊相连, 并作为高鸡泊的南入水口, 这一时期我们可称其为“南湖” 。 隋唐更替时的窦建德在高鸡泊举起反隋大旗时, 故城大地应是湖系丰满之期。 到唐朝后期, 乐从训截杀唐僖宗丞相王铎事件, 估计发生在东大洼的东南端齐庄、 小街子附近。 少旬唐光启四年(887年) 十二月乐从训以父势从甘陵(今清河县)借兵为寇, 劫王铎赴任沧州的路上, 应沿定王河(今运河) “野猪林” [127],再过漳南县(今武城漳南镇) 去沧州。 东大洼丰水期“鬲湖” 在故城县的位置, 如40页图1—12所示。

到唐“贞元785—804)中, (邢州) 刺史元谊徙漳水(浊漳) 自州(今邢台) 东二十里出, 至钳鹿北十里入故河。 ” [⑷, 入西线漳河的水量加大, 清漳河水量减少, 东大洼“鬲湖” 的水面萎缩。 一直到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六月静谧的“鬲湖” 迎来千年不遇的水土大喧嚣 

《东大洼历史地理研究》高鸡泊的南湖区 郝金龙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