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大洼历史地理研究》明清运河给东大洼蒙上一层沃土 郝金龙

282次阅读

共计 308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明清运河给东大洼蒙上一层沃土

据《故城县水利志》 “自元至元二十八年(1291年) 至新中国成立前,今县境有记载共发生水灾92次, 其中元代4次, 14次, 清代65次, 民国时期9次。 自明代以来, 明确记载运河漫决44次, 其中上游左堤漫决淹及县境15次, 县内(包括原武城县) 漫决17次, 上游和县内同时漫决12次。 ” ⑴6]金泰和五年(1205年) 开运河后, 一直到整个元朝, 卫运河抑或漳河多少次决口在故城行流, 因记载不全, 我们也就无从记起, 到了明朝尤其是有了县志后,才能对运河决口的次数清晰起来。

我们再依《故城县水利志》 的统计取舍, 不计淫雨内涝, 仅卫运河在北侧决郑口南运河大堤就有40次, 如下 

明朝水灾
永乐四年(1406年) 卫河堤岸自临清卫渡口驿溃决七处。 (《明实录》
成化九年(1473年) 秋七月武城河决, 没禾。 故城大饥。 (明嘉靖《武城 县志》 清光绪《故城县志》
正德十二年(1517年) 秋七月武城河决, 没禾。 (明嘉靖《武城县志》
嘉靖九年(1530年) 秋武城河决、 没禾。 平地水深丈余, 溺死者数百十人。(明嘉靖《武城县志》
嘉靖十七年( 1538年) 夏六月大水, 武城河决如前(指1530年) (明嘉靖《武城县志》
嘉靖十八年(1539年) 武城秋水再至, 患加于前。 (明嘉靖《武城县志》
嘉靖二三年(1544年) 武城六月大水, 秋七月复大水。 河决, 平地水深丈余, 岁大饥。 (明嘉靖《武城县志》
嘉靖三六年(1557年) 河决渡口, 径入武城。 (明嘉靖《武城县志》
隆庆三年(1569年) 河决尖冢, 水下武城。 故城河水泛滥。 (《天下郡国利病书》 (明万历《武城县志》 武城灾情详见本志文存《毛家堤水利条陈》

清朝水灾

康熙八年(1669年) 河决清河之三池。 河间府大水。 (《天灾表》 清康熙《河间府志》
康熙九年(1670年) 清河王家营等处卫河决。 河间府大水。 (《天灾表》 ,清康熙《河间府志》
雍正八年1730年) 七月七日卫河决临清江家庄。 直隶故城、 清河水。 (《临清县志》 《天灾表》
乾隆二年(1737年) 卫河决尖冢, 禾田淹没。 武城、 故城洪涝。 (清光绪《清河县志》 《洪涝档案》
乾隆四年(1739年) 卫河决尖冢。 武城、 故城洪涝。 故城县八月三至九日大雨连绵, 低洼村庄俱有积水。 《清光绪清河县志》 《洪涝档案》
乾隆十二年(1747年) 武城被水。《洪涝档案》
乾隆二二年( 1757年) 八月初, 临清尖冢、 范子厂、 塔湾, 武城县姜圈、三官庙, 德卫第三屯卫河决口。 武城四乡一片汪洋, 非舟不行。 故城大水。 (《洪涝档案》 民国元年增订《武城县志》 清光绪《故城县志》
乾隆二四年(1759年) 七月, 临清尖庄, 武城三官庙等处运河漫水, 北注故城西, 村庄多被淹及。 三官庙堤外坡水比河水高尺余。 德州卫地藏堂、 头屯 二处漫溢, 水归大洋河。 《洪涝档案》
乾隆二六年1761年) 临清大营西堤八月二十九日漫溢, 九月一日武城县上游漫溢洪水髙出运河水面。 故城洪涝。 《洪涝档案》
乾隆四四年(1779年) 六月临清卫河决, 武城等七州县被淹。 清河半璧店、武城冯家湾漫口, 北经故城等县入黑龙港归淀。 《山东清代水旱灾情》 《洪涝档案》 《旱涝史料》 民国增订《武城县志》
乾隆五五年(1790年) 八月二-一至二十三日、 二十五日武城县大雨连绵。临清江家庄卫河漫水。 武城大水。 故城被水。 ( 《洪涝档案》 民国增订《武城县志》 )
乾隆五九年(1794年) 临清、 夏津西岸江家庄等处卫河溢, 北注直境。 七月二十七日流入故城, 浸淹162村庄。 武城大水, 卫河溢。 《洪涝档案》 民国增订《武城县志》
嘉庆六年(1801年) 七月下旬临清孟家口、 屈家渡卫河冲漫。 故城县郑口刁家门漫决。 枣强平地行舟可达郑口。 故城成灾八分, 民房多坍塌。 武城西境被淹, 积水深五六尺不等。 《洪涝档案》 清同治《枣强县志》 清光绪《故城县志》
嘉庆二一年1816年) 武城卫河决, 马圈街等一百八—庄被水较重。 故城被水。 (民国增订《武城县志》 《旱涝史料》 《洪涝档案》 )
嘉庆二四年(1819年) 临清马家村卫河漫口, 武城冯家湾河决, 被水较重150庄, 较轻孟古庄等七十一庄。 《洪涝档案》 清道光《武城县志》
道光二年(1822年) 六月武城卫河决。 武城等县卫河两岸先后漫决七处。( 《清史稿》 《洪涝档案》
道光三年( 1823年) 八月十日武城县梁家窑民堆漫决十七丈。 十六日临清尖庄、 江家庄等漫口五处。 故城县被淹109村。 武载县成灾五分以上, 小商庄等154村, 被水不成灾138村庄。 (《洪涝档案》 清光绪《故城县志》 民国增订《武城县志》
道光十二年1832年) 九月武城河决。 (《天灾表》
道光二三年(1843年) 八月三日武城县冯家湾减水石闸漫缺。 (《洪涝档案》
同治十二年( 1873年) 闰六月初八河决故城。 武城大水。 高家庄、 大杏基 等25村涝。 (民国《景县志》 民国增订《武城县志》 《洪涝档案》 《旱涝史料》
光绪四年(1878年) 武城十月三十日河决许口。 (清光绪《故城县志》 ,民国增订《武城县志》
光绪九年( 1883年) 七月, 卫河决临清胡家湾、 尖庄、 江庄。 八月初六日决清河油坊。 武城八月初五日决刘古庄, 初六决姜家圈。 故城饥民1210户。 (《临清县志》 清光绪《清河县志》 民国增订《武城县志》 《洪涝档案》 《旱涝史料》
光绪—年(1885年) 七月十一日武城县曹口河决「 (清光绪《故城县志》民国增订《武城县志》 《旱涝史料》
光绪十八年(1892年) 七月二十七日夏津潘家口民堆漫决三十余丈, 灌入武城县河西一带, 田禾大半淹损。 故城县高小营、 李长林等83村成灾。 是年冬饥民9604户, 明春2844户。 (《洪涝档案》
光绪二十年(1894年) 清河县卫河决。 武城县七月十九日寅时河决李庄,酉时河决姜家圈。 故城大坛村、 肯罕等103村歉收。 (民国增订《武城县志》《洪涝档案》 民国《清河县志》

 民国水灾
民国6年(1917年) 7月临清尖庄决口。 武城县河西地区, 故城县江江河一带被淹。 武城、 故城均为重灾县。 (《民国六年水灾区域图》 《申报》 民国28年《南运河水灾调查报告》
民国13年(1924年) 运河临清尖庄决口。 8月2日武城县西岸决口。 洪水经武城县河西地区、 故城县江江河一带下泄。 (《民国十三年水灾区域图》 民国《景县志》
民国26年1937年) 上游运河决口, 故城境内二、 三、 四区部分村庄遭受灾害。 (《中共故城县党史》 1986年版)
民国28年(1939年) 7月27日临清花园、 江庄又决。 武城草寺亦决。 武城运河木桥被冲毁, 运西地区大部被淹。 (《卫河决口调查表》 《河北省公报》《华美晚报》 天津《大公报》
民国32年(1943年) 8月中旬, 连降大雨。 9月27日日本在临清花园口掘开运河大堤。 故城洪涝。 (《清河县水利志》 1991年版, 调查访问) 

新中国水灾

1956年8月初漳卫河大洪水, 上游多处溢决, 8月7日临清江庄东北角左堤决口, 12日上游洪水入境。
1963年8,漳卫河流域发生特大暴雨洪水,9日漳河在大名县闫桥溃堤,16日闫桥溃水进入县境, 运河内南北甘泉、 李王庄、 红旗(行洪区) 4村被水冲光。
故城县近代泄洪行洪见86页图1—25。有记载的40次, 加上未知的元朝卫、 漳决口, 估计有50次, 几乎每次都过东大洼, 86页图1—25所示的行洪宽度与洪水的大小有关, 但东大洼都是泄
洪通道, 在洪水带来灾难的同时, 也给洼地带来肥沃的淤积土层, 经过五百年五十次的重复, 肥厚土层逐次加厚, 再加上几百年的耕作, 经过“千锤百炼”的表层土壤, 既有减少养分下渗流失又有回润水分的能力, 对土壤水、 肥、 气、热状况调节较好, 既发育小苗又发育老苗, 更适宜于作物生长。 

《东大洼历史地理研究》明清运河给东大洼蒙上一层沃土 郝金龙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