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古渡——方堑屯 郝金龙

160次阅读

共计 119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读史方舆纪要》在故城县条目下有:“郑家镇,县西南二十五里。是郑口镇与故城镇的相对位置。书在清朝顺治十六年( 1659年)至康熙三十一 年(1692年)之间写成,距今天不是太远。这句话下还有“又县西南十五里为 方堑屯,与县东四柳树诸镇,皆临卫河,居民商旅往往市易于此”。看来方堑 屯的兴旺程度不亚于郑口,甚或比郑口还兴旺。

先来看“方堑”,方者四面也,堑者沟壕,方堑屯在成村屯的时期内起码 三面环河,即西、南、东三面或西、北、东三面都是运河或运河的河汉,极有 利于货物的装卸,方堑屯很快就会成为货物的集散地。但明道光《武城县志》 则记载有村庄曰“方浅”,为“方堑”,今附近村民仍称“方浅儿”。本文则 依《读史方舆记要》和《故城县志》为“方堑”之名。

这样的位置好景也不会太长,有记载说毁于匪患,愚见则不尽然,匪患不 会灭绝一个村屯,杀尽和尚不稀奇,连庙也一同灭绝就稀奇了!方堑屯灭绝的 原因肯定是洪水,清朝“河决、河漫”经常发生。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当时郑口向东再拐而向北经德州西,到东光县的运 河坡降极小,水流平缓,河道形成“之”字弯,所以才有故城段运河上的“三 望苏家楼”的景观,即在船上行进几十里后,仍然还能看到同一景观。在“之” 字弯间形成好多“小半岛”,方堑屯就在一个“半岛”上。 运河弯多水缓,河堤低矮,一遇见大水之年河水行流不畅就导致决口,大 王庙、第八、香坊、郑镇、徐庄、李庄河决、河漫在《故城县志》上不乏记载, 在河圈内的“方堑屯”就可想而知了

根据《方舆纪要》的描述,从故城镇南河圈北堤定点,沿河堤向西南15 里(清朝1尺=32厘米)有吴夏庄,吴夏庄西南1里多的河圈内,现有一东面 运河故道的平缓地应为“方堑屯”故址。再自郑口大桥东定点,沿河堤向东北 11里来验证上述推测的准确性,这个区域在刁南庄东南的河圈内,恰遇西面有 运河故道的也正是这个区域,这个区域正是一个“半岛”,在60年代筑堤裁直 时还留有今天可见运河故道,固推断此即方堑屯也!(见图3—30在今天的大运河河堤内外仍能见到1950年代前的老河道遗迹,328页图 3—31是在方堑屯北的大堤内的一段老河道。

根据1940年运河图(图3—30来看,方堑屯在当时的卫运河南侧的河弯 内,即当时的运河流向的南侧。查明道光《武城县志》记载的“方浅”则属武 城县的德化里,属德化里的村庄尚有从清凉江到方堑屯的11个村庄:饶阳店、 马村、黄草洼(以上三村在今饶阳店镇)、曹店(德卫寄庄)、赵家庄、崔堤 口(以上三村在今武城县)、温家庄、刘古庄、五股河、刘辛庄(今明刘庄) (以上四村在今赵行附近),再加上方浅村,共11村。在明朝移民时,武城县 “土民”乡只有三个,即居贤乡(今属武城县)、治平乡和德化乡。因土民和移民的赋税不同而分开管理,本来连续的德化乡土地,无人区被移民占据, 而分割成不同区域的德化乡。以此看来方堑屯属元末遗民村庄,隶属于时武城 县德化乡,而不属于恩县

 

故城县古渡——方堑屯 郝金龙 故城县古渡——方堑屯 郝金龙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