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屯村文化》宋淑敏 ——清凉江畔 “枋头”与“渡口” 村名的来历

231次阅读

共计 160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清凉江畔的村庄与清凉江早期文明密切相关。
清凉江流域为古漳河流域, 是故城早期文明的发源地。 那么, 这里一定有最早人类居住环境的标示。

(—)五枋头探析
新《故城县志》 对冷高常村有这样一段记录: “明初此村为已湮灭的五方镇村聚集而来村民所建新村, 名五方头, 后渐分为冷、 高、 常五方头三个自然村。 1956年更名冷高常。 ”

显然, 对于是“五方头” 还是“五榜头” , 名词上没有一个完整的概念。经过查阅考证, 是“五榜头” , 不是“五方头” 。 万幸的是, 《故城县志》 一书对这一历史问题有文字记载: 五柿头曾经是泯灭的五榜镇。 之后, 形成五个自然村, 即杨五榜头、 冷五桁头、 高五榜头、 常五杭头、 郭五肪头。 那么, 五
榜镇是怎么形成的呢?

郝金龙先生在《清凉江流源考》 中, “杭头” 的产生进行了深入探源:“自从曹操于建安二年(197年)开白沟并通过利漕渠引漳水, 清河成了中国南北的交通干线, 从沿线有称'榜头'的水利设施来看, 曾是设施完备的航运要道。 沿线兴起朱往驿、 三老、 土营、 复阳亭、 榜头、 摇头、 儒林、 百尺、侯城等码头和集镇。 一直到西晋沿线仍有军事设施。 ”

三国时期, 曹操所开运河称“白沟” , 在今清河县起才始称“清河” , 即沿今清凉江一线北流。 在淇水和黄河的接合部并不是淇水全入白沟, 还要让淇水入黄河, 以解决黄河以南的通航, 所以才巧妙地设计出“桁头” 水利枢纽,使河南、 北的水位得以有效控制。 “榜” 是防水系统所用组件的专称, 即经过加工的“大方木” , 河岸用“松” 竖直立于河岸建成, 不但有防险功能, 在河湖相邻处, 还具有闸的功能。 由很多“榜” 建成的堤岸称为“榜头” 。 估计在“白沟一清河” 两岸的危险河段建有多个“榜头” 。 位于故城县五桁头村西的应该是沿河的第五个“榜头” 。 “五榜头” 是固定词组, 不是有五个称“枝头”
的村。

明《武城县志》 记载还有前五桁头、 后五榜头。 那么, 附近最少还有四个遗址, 也应该称“五桁头” 。常话说: “曹操进兵, 水路先通。 ” 曹操将水资源利用到了极致。 他用水调兵、 运粮、 灌溉, 取得了 “一举多得” 的功效。 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在黄河流域大规模开挖运河的人。 “榜头” 的形成也就源于此。 如果说, 第一个枯头源于曹操开淇水入白沟处, 那么, 故城县清凉江东岸的杨五头、 冷高常村一 带, 应是曹操疏浚水路的“第五个榜头” , 由音转而成“五方头” , 现多简称“五头” 。

五桁头是故城县海拔高度最高的地方之一, 显然这与三国时期曹操在此疏浚水路建立第五个水利枢纽有直接关系。 笔者曾拜访过杨五头村的杨文全老先生, 他说, 杨五头周边地势很高, 历史上基本没有遭遇过大水的侵扰, 当地有这样一句俗话: “淹了饶阳店的塔, 淹不了杨五头的瓜。 ” 虽然当地流传的俗语有一点夸张, 但是, 这足以证明杨五头及周边村庄的古老。因为有了五榜头, 所以, 这里就有了故城最古老的水利枢纽。 自此, 这里成为贯通白沟、 淇水、 疽水、 黄河、 海河的水路要道, 可以想象, 三国、 两晋、南北朝时期, 五榜头的地理位置何等重要。

因为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年复一年, 五杭头成为最著名的码头。 区域经济繁荣成为自然, 五松镇建立就成为必然。 由于船运事业的发展, 周边村庄有许多农民成为专门从事装卸、 摆渡、 水运的从业人员。 段尧头、 王尧头、 张尧头、李尧头、 代尧头、 于尧头这六个村庄的村民做船运工最多, 他们以摇船为生、建村立庄。 “摇” 字与“尧” 同音, 岁月流逝, 时过境迁, “摇” 字已没有实际意义。 以“尧头” 命名的村庄便由此形成。

2014年春天, 我们曾来到清凉江东岸的杨五头、 冷高常村, 对几个村庄地理位置进行了比较细致的考证。 通过对此地周边环境、 海拔高度、 土层、 土质、瓷片的鉴别。 遗迹表明, 附近还有在明朝移民前湮灭的村庄不少于四个, 曾有“七方、 八尧” 的说法也非讹传。 可见, 这一带村庄的稠密和富庶。
五杭头南, 沿清凉江有郑儒林、 牟儒林、 树儒林、 李儒林, 东桥村、 西桥村, 这些村庄中, 四个儒林村的来历都是五方镇经济繁荣、 文化教育繁荣的见证。这些村的建庄历史, 都在北宋以前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