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强古城考》郝金龙——再解枣强

228次阅读

共计 126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引言

枣强,西汉初立侯国,因黄河泛滥,清河、漳河改道,再加上政权更迭,曾六易其治,几更县名,县曾一度人亡政息,黄河大洪水一次就有近两米的沉积层,何况几十年呢!幸存者或其后代返乡时,也只能在记忆的地理位置上追述过往的旧县、故县、棘津、广川、羌垒等旧地了。千年过后的今人们为了文化的需求,名人故地的需求大打“ 口水官司”,或以今名人言论为依据,或以村名为依据,或以土丘、古庙、石像、县志为依据,真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成想连字字有据的郦道元《水经注》所依据的古河道都几经变易、今非昔比,何谈土丘、古庙、村名呢!

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翻一翻故纸堆,再结合古传说、古河道、古文物,推敲出古县治的地理位置的标志并不是很难办到的事。诚能如是,在今天和将来取土时、建筑挖掘时就能找到确证,以杜绝那些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不实之信息泛滥。本文即是基于这种立意的大胆尝试。

枣强具有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其枣文化、裘文化以及董儒文化都在中国独树旌旗,引领了社会发展的进程。今枣强县域历史上出现过枣强功臣侯国、枣强王子侯国、枣强县、广川县、煮枣侯国、芯题侯国、索卢县和姚氏故垒等,可见黄河泛滥前人口的稠密和当时的物阜民丰。历史上枣强曾流淌着一些著名的河流,有清河、张甲河、泽水、漳河、索泸河、黄卢河、黄路河、饮马河、老盐河、清凉江等见证枣强地域的古老悠久。

一、再解枣强

枣强古写为“棗彊”,“棗”是专用字,“彊”在《说文解字》里解释为“弓有力也”,看来“彊”字最早是用以形容弓箭的弓强劲有力。“棗彊”命名时用来形容枣树挂满强劲有力的箭弓才恰如其分,因“彊”与“强”通同,后人多解“棗彊”为“枣木强盛”而不是“枣木古老”有趣的是“朿”的下垂重叠成“棗”字,“朿”的平展漫延成一 “棘”字,而棘正是棗树祖先一一酸枣树,这就是最初创汉字人的智慧了。更巧的是枣强即有“棗彊国”还有“棘津城”、“煮枣城”和一个以“棘”为姓的煮枣侯一一棘朱[现多写成革朱(革也读音“jl”)]。

汉高祖八年(前199年)以留胖(通“購”、“盼”,读音为“戏”)为枣强侯国,当时此地必先有一以“棗彊”为名的村邑和一定数量的居民,“侯”不可能封于一棵老枣树下吧,故而推知战国时代此处即已很繁华。今枣强县东北13公里的紫龙村还有一汉煮枣侯国,传说是战国时煮枣油的基地,可见那时中国栽培枣已经在此形成规模,这就为中国栽培枣的起源提供了佐证。《水经注》认为“棘津城”有姜太公卖浆台,依此,再将枣强出现枣文化的历史提前到商末。生活在枣强南部的今人的土话将“棘”发成“zhl ”音,枣树、洋槐、痪藜的棘刺统统发音“zhljln”,今天并不知是何字,暂写成“枝筋”或“枝津”,联想到“棘津城”就不揣冒昧的认为这就是个“枝筋城”,不与历史上争论的河南“棘城”和“棘津城”有关,也不一定与“津”为“渡口”的词义有关。姜太公在此卖浆不一定为实,但“枝筋”城在此是无疑的。中国栽培枣树不一定起源于枣强,但枣文化起于枣强应是无疑的。广袤的“棘”林中皮毛动物成群就在情理中了,催生“裘圣”比干的种种传说也理所当然啦

 

 

 

《枣强古城考》郝金龙——再解枣强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