鬲津河曾过今故城县的推测 郝金龙

235次阅读

共计 388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史前流经故城县境的河流,以《汉志》所记载黄河和《禹贡》所记载黄河的九河为主,但这种说法也是后人的推测,因为除了,《汉志》《尚书。禹贡》外再也没有历史文献来记载这些河流的存在。到汉武帝时期黄河决口后自然行流形成屯氏河和多条称屯氏别河的分支,冲击县境大部,将更早的河流、湖泊全部搞乱,行流70年后,黄河又在灵县决口形成鸣犊河,又在境以东通过。黄河东徙后只留下屯氏河和其支流屯氏别河、张甲河、鸣犊河故渎。到北宋,黄河北流又两次冲击县境,将汉河故渎淤没。时至今日,再来找寻鬲津河,也 只能根据有限的资料和现有的取土坑以及卫星地图来作大概的推测了。

一、史前故城县水环境

    因为黄河在华北平原的起源相当早,又没有相应的记载,现代地理学家以记录黄河的不同文献来命名黄河河道。《汉书 地理志》上描述的黄河称《汉志》河;《禹贡。尚书》上描述的黄河称《禹贡》河;《山海经》上描述的称《山经》河。从平原到德州的为《汉志》河,出现的最早,有3000—7000年历史⑴。《禹贡》河稍晚于《汉志》河,大致沿漫阳河向东北,是《禹贡》作者假托禹所作,“大概是由今天的淺阳河道、子牙河道,至天津附近入海的,也就是后世所说的'禹河故道'” [2]0《山经》河稍晚于《禹贡》河,上游流径与《禹贡》河相同,在深县别《禹贡》河向北,是黄河最北端的流路。周定王五年(前定王五年在前602年,后定王五年在前463年)还有一次河徙,应该对故城县的影响最大,但地理学者都说不清其径流,如依照《中国历史地图集》大运河既然为屯氏河,那么从临清南经夏津黄河故道公园经武城县再到德州,在卫星地图都能清晰展现的应是“定王河”⑶(本人认为今之运河是定王河,在《屯氏河流径考》中讨论),是《周谱》记载的《汉志》河首次向北决口形成的河道。《禹贡》河和《山经》河在西、在北,“定王河”和《汉志》河在东、在南,故城县就处在这些河围结的河曲之间,还有不同时期数不尽的以“某河”命名的黄河岔流。这就是故城县历史的水文大环境(见图1—1故城县史前的水环境)。

鬲津河曾过今故城县的推测 郝金龙

鬲津河曾过今故城县的推测 郝金龙


图1—1故城县史前的水环境


二、鬲津河的推断
(―)史前期

黄河在无山峦无丘陵的平原流淌,多形成地上河,上游泄水量少时安份守己的固定在河道内,当大洪水到来就漫出河床,因流速减慢则黄河的多沙性就决定使河床外形成漫滩高地,所以黄河过后都能形成连续的高岗沙丘,即使河外水再大也不会回流入河以泄洪。单一的《汉志》河持续5000年,就像一堵大堤横亘于武陟、浚县、内黄、冠县、高唐、德州、孟村一线在黄骅入海。太行山东出的疽水、漳水等山水和沥涝洪水只能在《汉志》河以西潴留或受海潮顶托入海,形成了大大小小的众多湖泊和沼泽,大陆泽即其一也。从故城县最南端的要庄开始到军屯、建国,一直到武官寨最北端的后屯的取土坑中,都能发现黑土和混杂其中的贝壳层,刘生隆在要庄发现取土坑有两层贝壳层,(图1—2要庄出现的贝壳层和黑土层),显然都是《汉志》河西湖沼的遗存。

鬲津河曾过今故城县的推测 郝金龙

图1—2要庄出现的贝壳层和黑土层

(二)《禹贡》九河期

    当历史行进到距今4000多年就是传说中的夏代,因为黄河下游单一的《汉志》河河床已经严重淤塞。经常性的决溢泛滥发生在《汉志》河以东,虽经多次疏导皆以失败告终,鳏⑷就是这一时期中传说的治水人物。今故城县及其以东地区属现代地理历史学家划定的清河一黄河亚区。为确保黄河下游的安全,根据当时黄河下游平原的地貌特点,最好的办法是引流分洪,所以夏禹自大邳以下“乃厮二渠以引其河”,从而形成见于《尚书 禹贡》记载的黄河下游《禹贡》河分流河道:“北过降水,至于大陆。又北播为九河,同为逆河,入于海。”⑸其中“降水”就是漳水,当时的《禹贡》河利用了漳水河道行洪,西山诸水也相应被截而入《禹贡》河。“大陆”即指巨鹿县南的“大陆泽”,今天的巨鹿湖就是当时的大陆泽的一部分。“据钻孔资料分析,其范围在今任县、隆尧、宁晋、束鹿、深县、冀县、南宫、巨鹿县之间,呈西南一东北方向,长约60公里,最大宽度30公里左右”,⑹大陆泽又分出“九河"入海。人们对“北播为九河”的理解不尽相同,有人就说在大陆泽向东北流的九条河形成一扇形区域,这九条河从北向南都有相应的名字,“谓徒骇、太史、马颊、覆釜、胡苏、简、洁、句盘、鬲津也”⑺。近现代多认为“九”是中国数字的极数,不一定表示仅有九条河,应该有很多伸向渤海的入海河流。“同为逆河,入于海”是说自大陆泽延伸出的河流在丰水期排水入海,在枯水期则出现海水倒灌的“逆河”。现代历史地理学者认为历史时期内不但《禹贡》河有扇形“九河”,《汉志》河同样有扇形“九河”。上述地平下十几米有贝壳的黑土层就是这一时期的地层。所以我们称这层黑土层以下的土层为“史前期”,黑土层称为“九河期”或“逆河期”。大禹开的《禹贡》河离故城县的最近点当在南宫,形成的河外高地应在清凉江以西°故城县境在周朝以前就被锁定在《汉志》河和《禹贡》河这一河间湖沼洼地上。

(三)鬲津河的推断

    虽然谭其骥先生将《禹贡》河的“九河”定在深州以东,但经过多年来对故城县取土坑断面土层资料的搜集分析来看,从故城县要庄、宋唐庄、大辛庄何刘屯、后屯和武城县谈庄等窑坑来看,在地平下10—15米的黑土层中都能发现有贝壳层,(图1—3后屯窑贝壳、8页图1—要庄窑贝壳)标志着在九河期

鬲津河曾过今故城县的推测 郝金龙

图1—3后屯窑贝壳

    这里在较长时期内有积水或湖泊存在。由于兀兰屯向北过杏基再向东北一直到李仙寨的窑坑中都有积水,至今未见到黑土层,更没发现有贝壳层,可能这一 区域的贝壳层离地表更深。仅根据发现的这些贝壳层来冒昧推测:《禹贡》九 河最南边的“鬲津河”不与其他黄河“九河” 一样形成条状河床,而是由若干个像“鬲”⑻一样的湖泊,丰水期串联成河,枯水期各“鬲”独立成湖,“鬲间可“津”以为渡,“津”以为关,故冠名为“鬲津”。不一定与夏“有鬲氏”和汉“鬲国”[刃有必然的联系。这一带湖沼的存在表明,《禹贡》河的“九河”分流在今清河县西南就出现了。《故城县水利志》也认为“鬲津之名自古已有”。并援引清朝《禹贡锥指》所标《导河图》说:“自柜鹿经南宫向东偏北入逆河即鬲津河。” [10]



鬲津河曾过今故城县的推测 郝金龙

    所以笔者推测故城县在定王河以前的如“鬲” 一样的湖沼不一定与大陆泽连接,应是潴留《禹贡》河和《汉志》河之间雨水的一条流速很慢的由湖沼连接而成的鬲津河,因起源于《禹贡》河形成以后,或某一 “鬲”曾与大陆泽有连接,才认为是《禹贡》九河之一。或有海潮顶托的海水倒灌(即逆河)才能生长出这些在今天不知是河蚌还是海生贝类的贝壳。应该在公元前602年或前463年被定王河所淤,而不是在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被屯氏河所淤。

    《汉志》河首次向北决口的定王河的黄河改徙,对《汉志》河西故城这片历史湖沼将是一次大毁灭。那么近代地理历史学者“清河一黄河亚区(指今故城县和武城县范围)湖沼形成的地貌条件消失,湖沼当然也就不可能存在”[11]的断言,随着贝壳和黑土层的出现就不攻自破

鬲津河曾过今故城县的推测 郝金龙

[1]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2006年2月第一版,323页。
[2]《黄河水利史述要》,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41页。
[3]《黄河水利史述要》,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年1月第一版,第44页,载:“春秋战国时代的河决,除上述几次外,最重要的一次是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或前464年)的黄河大改道。据《汉书•沟池志》载:'大司空掾王横言……禹之行河水,本随西山下东北去。《周谱》云,'定王五年河徙',则今所行非禹之所穿也。'这是记定王五年河徙的最早资料,古人多以此次河徙为黄河第一次大改道。但从什么地方改道,经过什么地方,古史中没有记载,宋以后始有'周时河徙(砖)砾'之说。清人胡渭在《禹贡锥指》中认为,《水经注》中所说的'大河故渎'(王莽河)就是定王五年改道后的河道,一般多从此说。这条河道,经后人考证,大致经过现在的滑县、浚县、濮阳、内黄、清丰、南乐、大名、馆陶、临清、高唐、德州、沧州等地东入渤海

[4〕鳏,读(g£in),传说为大禹之父。

[5〕《尚书•禹贡》。

[6〕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2006年2月第一版,第371页。⑺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据《尔雅》引

[8] “鬲”读Qi)中国古代的一种炊器,用于烧煮加热。《说文解字》:“鬲,鼎属也。实五殽(hli)],斗二升曰毂。”《尔雅•释器》:“鼎款足者谓之鬲”。《汉书•郊祀志》:“鼎空足曰鬲”。苏林注:“鬲,音历。足中空不实者名曰鬲也。”鬲的形状多半是腹圆、侈口、下有三足,其足上肥下削,中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陶制的鬲,这种陶鬲,是商周铜鬲的前身。铜鬲中,有一种鬲有两耳的,类似鼎。周代有附耳(耳从旁上出)的鬲。一般鬲高13—18厘米,故宫博物院藏“师趙鬲”,通高至50.3厘米,是所见最大的鬲了。铜鬲由商周至春秋都有,汉器仅有“公主家鬲”,存铭文,未见器形。无耳的鬲约系商代初期之器,这时期也有有耳的鬲,器多半厚重,上雕饕餐纹。周初鬲多厚唇短足,足中空,铭文常铸在口圈上,直竖的耳发展为附耳的形态。春秋的鬲,安徽寿县蔡侯墓所出,无耳无花纹,铜质较薄,一组有八个鬲,附有铜匕。鬲款足中空是为了容易煮熟食物,它应该是煮黍、稷或烹鱼肉的用具

[9] “有鬲氏”中的鬲读(g。,古部落名,传说在今德州附近。夏的一个贤臣靡逃到有鬲
氏部落。“鬲国”和“鬲津”中的“鬲”通常都读(ge) o
[10] 郭念文主编,《故城县水利志》,天津古籍出版社岀版,1994年8月第一版,11页

[11]张修桂,《中国历史地貌与古地图研究》,2006年2月第1版,第389页。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