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氏河流径考 郝金龙 (1)

272次阅读

共计 306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春秋战国时期有关黄河决溢的记载很少,除去人为决河,黄河自然决溢记载只有四次,应该有两次与故城县有关,即周“定王五年(前602年或前463年)河徙”[12]和赵惠文王二十七年(前272年)“河水出,大潦”[13]。其流路和灾害没有记载。到汉代黄河决口便不断,汉武帝的元封二年(前109年)则是影响故城县的一次灾难。“自塞宣房后,河复北决于馆陶,分为屯氏河”[14],屯氏河“广深与大河等,故因其自然,不堤塞也。” [15]这条屯氏河与东行的黄河主流以同等的流量向北分流,因为屯氏河是自然决堤,决堤后行流入沿线的低洼地带,田地人口并不稠密,所以《汉书•沟志》接着说:“此开通后,馆陶东北四、五郡虽时小被水害,而兗州以南六郡无水忧。”[15]显然从总的形势看屯氏河还是合理的自然分流,所以西汉朝廷一直没有堵塞屯氏决口的打算。《汉书•沟志》对其流路则说得很含糊,虽然有“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勃海入海”[17]的记载,但这四郡50余县的屯氏及其别河到底流经何县,则没有一 字提及,在《汉书》中“馆陶,河水别出为屯氏河,过郡四,行千五百里”[18],仍是说的同一条河屯氏河便被“入海”二字限定并未再合黄河主流而是独流进入渤海了。历史唯一详细记载屯氏河的是《水经注》,明确注明屯氏河与“大河故渎又东,径平原故城西,而北绝屯氏三渎”[19],“屯氏故渎又东,迳甘陵县故城北,又东,迳灵县北。又东北,迳鄒县。与鸣犊河故渎合”〔20],并言之凿凿屯氏河及其两股别河与鸣犊河在“迳蒯县故城北,东北合大河故渎”[21],还言明屯氏河入鸣犊河处“谓之鸣犊口”。并不像后人认为的“鸣犊口”在灵县。

    屯氏河独流入海,还是在刪县(在今夏津县东北)即合黄河故渎,就成了历史公案。可《中国历史地图集》将屯氏河标定在今大运河的河道上,显然是依《汉书。沟湎志》而摒弃了《水经注》的屯氏河流路。对于全国性的位置描述,可能是无所谓的“大概”区间,但对于夏津、武城、故城而言则要改写地理的历史了。为了澄清历史的事实,我们有必要对今故城县东西的汉代黄河及其支流的径流作一讨论。

—、《水经注》中的大河故渎
《中国历史地图集》在西汉冀州刺史部与青州刺史部之间的“河水”即今称的《汉志》河,是根据《汉志。沟湎志》“东北经魏郡、清河、信都、勃海入海”[22]简述中复原出的西汉黄河故道,显然是“大概”的描绘。《水经注》一改前人对河道径流的描述方法,而是以“水”志“城”,以“城”写“水”,凿凿而言“水”之始末,“城”之今古。显然是查阅了能涉及的所有史料并查勘了当时的故渎。我们不妨先研究大河故渎。
《汉志》河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向北决出屯氏河,稳定行流70年。到元帝永光五年(前39年),“河决清河灵鸣犊口,而屯氏河绝”[23]。鸣犊河仍是北决。鸣犊河行流六七年后,黄河向东的泛滥依然不绝,一直到王莽始建国三年(11年)这段黄河才断流,因而人们称其为“王莽河”,郦道元写《水经注》时己经断流500多年,误认为这条河是《禹贡》所载的黄河,所以说成“故大河”或“大河故渎”。岑仲勉在《黄河变迁史》中认为:“其实它系汉武元光三年(前132年)河决顿丘东南(长寿津),冲向东北之新道。” [24]《中国历史地图集》认为这就是《汉志》河几千年的流径。要想厘清屯氏河必须搞清“大河故渎”。
我们先以《水经注》中的指示录入大河故渎所经的城、镇标志和走向,再依岑仲勉在《黄河变迁史》所确定的古县今址和杨守敬《水经注疏》确定的“今县”位置(下述括号内未注明者为岑仲勉确定),得出“大河故渎”从西南向东北的流径:繁阳县故城(内黄东南)东f北到阴安县故城(清丰北)西f东 北到昌乐故城(南乐西北)东一东北到平邑郭西一东北到元城县(大名东)西北一东北到发干县故城(堂邑西南五十里)西拐城北f东到贝丘县故城(在今临清州南十五里[25])南一东到甘陵县故城(石赵初,置平晋县为清河郡治,在清平县西四十里,今水城也〔26])南一东到灵县城(在高唐州南三十里,今南镇[27]]) —东北到县故城(在今平原县西南三十里[28])东一东到平原县故城(平原南二十里)西一北到绎幕县故城(平原西北二十里)东北一西到鬲县故城(清《德州志》,在州东南二十五里武家庄〔29〕)西"北到蓿县故城(景县南)东一
北到安陵县(在今吴桥县西北二十五里[30])西一东北到东光县故城(东光东)西一与漳水合,便得出在今卫星地图绘出的“大河故渎”图。(见下页图1—5恢复《水经注》大河故渎图)

二、《水经注》中的屯氏河
郦道元言河往往写此先言他,以说明前后关系。“河之故渎,自沙丘堰南分,屯氏河出焉”,想说屯氏河,则先说大河故渎,即故渎在沙丘堰南通过,再向东北,而屯氏河在未过沙丘堰时就已经北出。沙丘堰约在今大名县孙甘店乡西北的沙窝村。北出的屯氏河向北,约在大名县金滩镇沿今卫河,如《中国历史地图集》所标。继续流到馆陶县,再北流至尖冢附近决出向北的屯氏别河,即“屯氏故渎水之又东北,屯氏别河出焉。”仍然是想说屯氏河而先言及屯氏别河。“屯氏河故渎自别河东径甘陵之信乡县(即新乡,在临清市北[31])故城南。”这就沿卫河流径到了今临清,屯氏河不像《中国历史地图集》标注的继续沿京杭大运河向北,而是在临清市区的东南部向东北,到汉时的信乡县(为《汉书》王子侯表中的新乡)北向东流。“屯氏故渎又东径甘陵县故城北,又东径灵县北”,屯氏河自信乡县向东过后赵时期的甘陵县故城(今水城屯)北,再东过今夏津县宋楼镇刘公庄村东,再东北过栾庄、丁坊村,再到杨堤村东南进入“黄河故道”,此即是屯氏河。因北魏时此处无城参照,所以郦道元说“又东径灵县北,又东北径鈿县”。屯氏河东北到绎幕县南,再向“东北合大河故渎”。这是汉元封二年(前109年)的屯氏河流路。

到永光五年(前39) “河决清河灵鸣犊口,而屯氏河绝”时,才岀现《水经注》述及的鸣犊河,鸣犊河自大河故渎在灵县东向北过今高唐,再向北过飾县(腰站镇北)故城之西,再北约在今平原县的恩城之西与屯氏河合流,合流后向东北入大河故渎。为此郦道元还批驳了北魏437年成书的阚驷所著《十三州志》上说的:“鸣犊河东北至禱[辺入屯氏,考渎则不至也。”对屯氏河与鸣犊河的纠葛,郦道元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所以今人关于屯氏河在蓿县入大河的说法,有悖于《水经注》描述,在禱县入大河的应该是屯氏别河的张甲河支。据此认为,屯氏河与鸣犊河都没有在故城县流过,故城县故城镇东部并未受西汉屯氏河的直接冲击。


[12]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九,沟滥1志,中华书局,1962年6月版,1697页。
[13]汉•司马迁,《史记》卷四十三,世家十三,赵世家。
[14]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九,沟油1志,第九。
[15]同上。
[16]三国.桑钦,《水经》上卷,河水。
[17]汉•班固,《汉书》卷二十八上,地理志,第八上,清河郡。
[18]同上。
[19]三国•桑钦,《水经》上卷,河水。

[20]北魏 郦道元《水经注》卷五,河水。

21同上。

22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九,沟湎志,第九。

[23]汉•班固,《汉书》,卷二十九,沟池志,第九。

[24]岑仲勉,《黄河变迁史》,人民出版社,1957年6月第一版。清末民初历史学家岑仲勉所著《黄河变迁史》在247页详细考证了 “王莽河”的流经的“地望”,下文引用的
[25]清•杨守敬,《水经注疏》卷五,河水。
[26]同上。
[27]同上。
[28]文献引用同上。,读(Shu),在今山东夏津。
[29]同上。
[30]同上



屯氏河流径考 郝金龙 (1)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