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武城考》 寻找永济渠 郝金龙

304次阅读

共计 136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永济渠是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 在曹魏所开白沟的基础上开凿的一 条南达黄河、 北通涿郡(今北京市) 的运河, 借以用兵辽东。 唐、 五代又加以疏浚、 筑堤, 成为维持中原与幽燕地区水上往来的枢纽。 北宋继续沿用, 习惯称“御河” 。 御河主要承担北宋河北边防军粮的送达, 岁运近百万斛, 实乃备边之命脉。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 商胡决口之后, 黄河北流多次侵夺御河,导致河堤残破, 河床淤积, 已不堪承运。 金朝初年, 黄河南趋, 加之建都中都(今北京市) , 为通山东、 河北之粟又对御河加以疏浚, 濒河之城置仓以贮傍郡之贡, 御河航运又有所恢复。 但馆陶(今北馆陶镇) 至武城(西关武城) ,断不绕行清河(今清河县西城关镇) , 改行今临清市。 显然自隋炀帝大业四年608年) 到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 永济渠一直是断续通航的, 一直维持到北宋末。 金初这段残破的御河仍在通漕。 金末, 御河自馆陶(今北馆陶镇)至武城(西关武城) 改行卫水的河道, 可见从信成县(清河县西北) 经宋武城的永济渠就成了 “故渎” "桑田",耕种其上的今人, 浑然不知当年的繁华。

各种地理志和河渠志, 对经故城县南部的这段永济渠都语焉不详, 《武城县志》 由于建志年代晚, 也没对此作出描述或考证, 所以很多今人在行文时, 误将古临清想象成今天的临清市,自然而然地也就把今运河当成古运河(永济渠) ,隋后的某些史、 志、 图也把今运河当成了永济渠。 然而流淌了四五百年的永济渠究竟经由何处呢? 不会不留下一点痕迹吧?

《元和郡县志。 贝州》 粗线条记载了永济县、 临清县、 清河县、 漳南县永济渠的流径。“西井永济渠, 故以为名。 永济渠, 在县(永济县, 今冠县北馆陶镇) 西郭内。 阔一百七十尺, 深二丈四尺, 南自汲郡引清、 淇二水东北入白沟, 穿此县入临清。 ” [24]

“永济渠, 在县城(临清县, 唐朝的临清县在今临西县南的仓上村) 西门外。 ” 〔25]
“永济渠, 东南去县(清河县塔坊西) 十里。 … …近孤女冢, 原号孤女渠。隋炀帝征辽, 改为永济, 俗呼御河。 ” [26]
“永济渠在县(漳南县, 今故城县故城镇) 东五十里。 ” [2?] 

显然没有述及永济渠与武城的相对位置, 比《元和郡县志》 170年左右乐史的《太平寰宇记》 作了介绍, “唐调露元年679年) 移于今理(宋武城) 。弦歌台在御河北岸。 ……(唐武城) 移于永济渠北。 义王桥西二里今县外城基是也” 〔28 《太平寰宇记》 著于雍熙末至端拱初年间984—990年) 距开凿永济渠380年左右, 这一期间黄河安流, 永济渠河道不会有太大变化。 虽然还缺少此时永济渠在流过历亭县的历史记录, 但这已经不影响对宋武城县址的考察了。

“(永济渠) 从今临西县仓上村附近沿袭清河故道, 由威县刘洼村进入今清河县境内的孙洼一带「大概略循丰收三支渠入丰收渠。 大约略循丰收渠至东关村北的皇姑坟(孤女冢) 附近斜向东北, 在张二庄附近进入屯氏别河故道,由张宽村南流出清河县境。 ” 〔29]根据《清河考古录》 的记述, 永济渠在清河县张二庄以后的河段为屯氏别河。 查看今天的卫星地图可见, 河道故渎旧迹自清河县段沙土村, 经西张宽和东张宽村间东北向, 再经南赞固村出清河县界, 入故城县的张里村、 王行杖南转东北再到东、 西冯王庄后再东至南召村与马庄村的地界而绝迹, 这段河道遗迹应该就是当年的永济渠, 而当地人称这条河道为“蔡河” , 而不是“屯氏别河” , 更不是“永济渠” 。 这三条河是什么关系呢?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