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书》的“今治”,在宋《太平寰宇记》的永济渠北,北宋的武城县外, 距义王桥西二里的“城基”处,可见唐武城与宋武城并不同廓,唐武城当在宋 武城偏西、县城外,并且有城基。“城基”应是《唐书》的“今治”即“唐武 城”。 为了行文的方便,我们规范一下历史时期这些同城不同名或同名不同期的 “武城”的名字:夏朝的武城本文称“夏武城”,战国的武城称“东武城”, 东晋南北朝时期的武城(包括在甘陵和信成的)称“齐武城”,唐调露元年(679 年)南迁后的武城称“唐武城”,北宋《太平寰宇记》的“今理”称“宋武城”, 北宋后期再次东移至今运河内的武城称“西关武城”,1958年运河拓宽时移至东关村东的依今称为“老武城”或“老城”,1973年东移至恩州旧城的称“新 城”,本文不特指的称“武城”。 在没有碑、志、铭的情况下,要确定宋武城的位置就应该参考可靠的文字记 载和今天地上地下实际地理来确定。
依谭其鑲“明乎此理,当然就可以确信《元 和志》、《寰宇记》的记载是可靠的”〔⑼的说法,选择《元和郡县志》,“武城 县,西南至州四十二里(19公里)”的贝州作参考点,这是李吉甫于唐宪宗元和 八年(814年)左右记述的。
(唐)乾元元年(758年)清河郡为贝州。据冯清泰在 《清河考古录》中考证,贝州在今葛仙庄镇花园、塔坊一带。以塔坊为参照圆心, 在塔坊东和塔坊北的一个象限内画半径为19公里的弧,就得出一系列的武城的可 能具体位置,难怪有武城在军营村、野庄村、军屯村、关庙村之说,这显然是离 贝州42唐里这条等距线的估计。等距线不能确定一点的位置,那么只能靠《太平 寰宇记》中的“永济渠北”为线索,在永济渠所经的“线”,与贝州等距的弧线 的交叉处的“点”,来确定“宋武城”的具体位置了。 而《元丰九域志》(“元丰”为宋神宗赵顼年号,1078—1085年间)却说: “武城。州东五十(宋)里(23.75公里)。”〔绚这里的“州”已不是唐朝“贝 州”而是宋朝的“恩州”,但这时的“恩州城”仍是唐朝的“贝州城”,其位 置没变。“庆历八年(1048年),改州名”〔21〕,因为“宋恩州城遗址,在今葛 仙庄镇的城东、城西二村附近。该城系北宋元祐六年(1091年),监官赵荐之 修建的恩州和清河县,州县同郭的恩州城"QI,《元丰九域志》脱稿在元祐元 年( 1086年),始建恩州是元祜六年(1091年),所以“州东五十(宋)里”, 而不是“西南至州四十二(唐)里”的数,显然是武城东移了 4.75公里。光绪 二十六年(1900年)时《武城县乡土志略》“大观中卫河水决,移至城东十里, 即今治”〔23]这两种记载在年数上又出现了矛盾。
「有事请联系站长QQ/微信:843437919」
上一篇:《古武城考》东武城的存在 郝金龙
下一篇:《古武城考》 寻找永济渠 郝金龙
习俗一样,饶阳店这边供品会更丰富一些
评:故城县东化村的春节习俗中国现存的家谱族谱大部分都是明朝时候编的
评:《故城县屯村文化》宋淑敏 ——朱往驿的来历窦建德和唐朝太穆皇后窦氏应该是远房亲戚了,看当年抓了窦建德后,窦氏家族给窦建德求情应该可以看...
评:《窦建德故里研究》武城县漳南镇村与窦建德乡里无关 郝金龙经过多年对朱往驿村的历史传说,觉得来历考证过于简单,且并无朱元璋来此地之说。关于王姓来历的说...
评:《故城县屯村文化》宋淑敏 ——朱往驿的来历问一个问题,关于窦建德和唐朝太穆皇后窦氏,有没有血缘关系,这点网上众说纷纭,族谱网上有夏王窦...
评:《窦建德故里研究》武城县漳南镇村与窦建德乡里无关 郝金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