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屯村文化》宋淑敏 ——迁移形成的姓氏村庄

208次阅读

共计 147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明清时期, 大批移民先后从山西、 江南、 曲东迁至河北及鲁西北地区。 故城是移民集中的地方, 由此形成许多移民村庄。 这些地方的移民经过几代人的 繁衍, 村庄居民越来越多。 首先是人均土地资源越来越少, 显然不能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 于是, 就有人丁兴旺的宗族再次迁移周边土地资源丰富、 饮水方便的地方, 也就形成了二次迁移形成的姓氏村庄。 还有一种情况, 沿河村庄,由于河流的泛滥改道, 居民为了生存, 不得不移居别处, 另求生存之地, 也形成姓氏村庄。

故城县贾氏一族, 曾经是祖居江南无锡, 明代迁至山东莱芜, 清初, 贾氏宗族兄弟移民故城县, 分别居住在故城镇、 杏基村, 后来杏基村的贾姓随着家族的繁衍, 部分沿黑龙港河迁移到河东岸黄村、 千户庄, 因为东有老黄村, 相距较近, 于是将村名定为贾黄村。

郑口镇的翟庄村翟姓原为方堑屯居民, 所谓方堑屯则是运河岸边消失的村镇。 郝金龙先生《故城县古渡一一方堑屯》 一文对方堑屯进行了较为细致的考证。

顾祖禹的《方舆纪要》 在故城县条目下有“郑家镇, 县西南二十五里” ,是郑口镇与故城镇的相对位置。 书在清朝顺治十六年( 1659年) 以后到康熙三一年( 1692年) 之间写成, 距今天不是太远。 这句话下还有“又县西南十五里为方堑屯, 与县东四柳树诸镇, 皆临卫河, 居民商旅往往市易于此” 。 看来方堑屯的兴旺程度不亚于郑口, 甚或比郑口还兴旺。

另据文章记述, 方堑屯三面环河, 因为极有利于货物的装卸, 方堑屯很快就成为故城区域运输货物的集散地。 但是, 这样的位置好景不长, 最终毁于水患。

《故城县地名资料汇编》 根据翟姓家谱记载, 此村原为史家院, 清顺治年间翟姓由方堑村迁来三兄弟, 所以村名为翟庄。 这里所说的方堑村为方堑屯,《故城县志•卷二》 记载, 道光年间曾设险工, 故城沿运河设四处, (1郑镇南头险; (2郑镇北头险; (3冷家坟险; (4方堑屯险。 道光年间, 故城运河段多次水患, 方堑屯应是在这一时期泯灭。 由于方堑屯地理位置易决口,这里的居民为避免水患, 显然早作打算, 离开危险之地。 移居翟庄村。 翟姓人士多豁达、 智勇, 多商贾, 并且乐水好渔, 应确实方堑屯迁移居民。

洪武年间迁至师召村的“师“姓, 由于家族兴旺, 后世子支曾迁移至师黄村、 前黄村两个古老村庄, 师黄村由“师” 姓定名, 应是迁移姓氏村庄。 在武官寨镇后屯村东北有两个冠名的区域, 人称“商家盖” “庄窠顶” ,这两个高地至今仍有许多瓷片散布在田地里。 村庄早已不复存在。 据一位前屯村的长者介绍, “商家盖” 商姓居民迁居要庄一带, 显然, 大商庄、 小商庄应为“商家盖” 居民。 “商” 庄由此定名。现在的“庄窠顶” 是一望无边的原野, 地势极高, 居民也早已迁移其他地
域。

建国镇叶庄村曾叫夏庄。 明代, ' 谢公堤筑成, 叶姓从运河对岸山东渡口驿迁移到这里, 叶姓家族在此繁衍生息,逐渐形成大户, 改名叶庄。一个姓氏, 随着家族的繁衍, 村庄的人口越来越多, 人均占有土地越来越少,势必影响生活。 明初期移民之后, 社会稳定, 有近二百年的休养生息。

清朝建立之后, 康熙帝废除了明朝时期的卫所制度, 这样原来的分布在乡村的军屯就地安家生产生活。 军屯演变成为民屯形成很多村庄, 一些军屯也以姓氏命名。 清代政府统治时间近300年, 休养生息时间更长。 家族分支迁移异地定居是常见的现象, 充实小村落或零星居住区形成新的村庄安居乐业, 长此以
往, 形成了故城地域稠密的乡村分布。 迁移姓氏村庄就这样慢慢形成。

故城县以“陈氏” 家族为例, 他们在永乐九年(1411年) 移民故城, 从陈氏家族移民到现在为止, 子孙遍布故城20多个村庄, 形成极具特点的迁移文化想象。 其他姓氏也一定存在这种文化想象。 如此迁移定居, 这是多姓氏村庄的 形成原因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