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故里●高鸡泊遗迹●清河崔氏
当前位置: 历史地理 > 《故城县屯村文化》宋淑敏 ——金朝猛安谋克充恩州

女真族在1115年建立金国,1129年就已完全控制了河北地区。 1133年, 金朝统治者为加快女真族的汉化进程, 正隆四年1159年) 下令从东北地区迁徙

全部女真人20-50岁) 到华北汉人地区, 命下之日, “比屋连村, 屯结而起” 。

到华北后, 将其原有的军事组织“猛安谋克” 分别安置在汉人的村庄之间。谋克, 是女真族原始的围猎组织发展而成的军事组织, 最后变革为地方的行政组织。 具有行政、 生产与军事合一的特点。 按女真语义, 猛安本意为“千” ,初为千夫长即千户长; 谋克本意为“族” , 族长, 在女真诸部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转化后, 又有乡里、 邑长之意, 再引申为百夫长、 百户长。 在有金一代,

猛安谋克一词包括五个内容:

谋克, 是女真族原始的围猎组织发展而成的军事组织, 最后变革为地方的行政组织。 具有行政、 生产与军事合一的特点。 按女真语义, 猛安本意为“千” ,初为千夫长即千户长; 谋克本意为“族” , 族长, 在女真诸部由血缘组织向地域组织转化后, 又有乡里、 邑长之意, 再引申为百夫长、 百户长。 

在有金一代,猛安谋克一词包括五个内容: 1职官的代称; 2)军队编制的两级单位;(3)地方行政组织的两级单位; 4)户制; 5)世袭爵衔。

1114年, 完颜阿骨打定300户为谋克, 10谋克为猛安, 以后发展也不平衡。猛安有达3200户者, 亦有2000余户者。 转为屯田军, 计口给田, 以充口食。 在汉人的村庄间, 星罗棋布地散居四方。 从《金史》 载: “大名府, 正隆二年1157年) 升为总管府, 附近十二猛安皆隶焉。 兼漕河事。 ” 正隆二年前大名府即已有猛安, 如果是军聊“猛安” , 这十二猛安就应有36000兵夫, 最少来源于3600家庭, 所以大名府应该是金朝"军屯"移民的大区。

今故城区域, 在金朝属大名府路恩州, 是“漕河” 带。 据郝金龙先生的研究, 郑口东的运河在北宋的1072年即已存在, 金的漕运初始就在郑口通过, 今故城和武城间南北向的卫河是金明昌五年1194年) 前后自然行成, 并于泰和六年1206年) 疏浚成现代的流路。 猛安既然“兼漕河事” , 那么, 恩州(在今武城县) 、 景州(今东光) 、 沧州、 青州也必然设置大量猛安“军屯” 。

 到正隆四年1159年) 女真人全迁内地时, 运河沿线也就成为首选之地。 这是女真人的组织移民, 仍以“猛安” 、 “谋克” 为组织单位。 估计, 故城县的“千户庄” , 武城县的“千户营” 就与女真人称的“猛安” 有关。 “猛安” 翻译成汉语即为"千” 。作为地方行政单位, 猛安相当于防御州, 高于刺史州; 谋克相当于县, 但地位高于县。 猛安谋克担负着率兵打仗和掌管生产、 征收赋税等多种职能

                       

「有事请联系站长邮箱:shuuder@qq.com」

赞(0) 打赏
随意赞助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关于"《故城县屯村文化》宋淑敏 ——金朝猛安谋克充恩州"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哦~~

博客简介

一个出生在故城县,成长在故城县。在河南求学4年后,又回到衡水的1988年出生的青年!热爱家乡,努力学习了解家乡历史,让家乡历史为更多的世人了解!博客文章选自《故城探源》!

精彩评论

站点统计

  • 文章总数: 407 篇
  • 草稿数目: 0 篇
  • 分类数目: 5 个
  • 独立页面: 2 个
  • 评论总数: 57 条
  • 链接总数: 6 个
  • 标签总数: 205 个
  • 注册用户: 476 人
  • 访问总量: 8,656,591 次
  • 最近更新: 2023年2月1日
服务热线:
 

 QQ在线交流

 旺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