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河、武城两县筑堤、排洪纠葛600余年

146次阅读

共计 93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原武城县运河西部区域的南面与河北省清河县为界,北面与河北省故城县为邻,3县整体地势南高北低,西面的清凉江与东面的大运河因清淤和筑堤的影响已高于地表平面,造成中间地带犹如大面积的盆地。这种地势的形成,使得清河县境内运河溢水以及北部沥水,自然流入武城县境内,然后再流入故城县境。由于武城与清河、故城3县分属于山东、河北(直隶)两省管辖,缺乏统一的管理机制与协调机构,境内排洪沟渠得不到及时疏浚,洪水因河道淤塞只得在下游村庄与农田中肆无忌惮地漫灌。下游群众为了保住自己的家园不得不修筑横堤阻挡水流下泄。堤坝筑好后,由于挡住了洪水去路,洪水被迫在堤坝处的上游囤积。上游群众为了保住自己的房舍农田不遭水淹,又会不约而同地带上铁锨涌向土坝处扒堤顺水。此时,筑堤者与扒堤者经常是手持铁锨僵持在堤坝两边,械斗的事时有发生。这种水利矛盾与纠纷,在武城与清河、故城之间一直持续了600余年。

清河县内原有一条古代遗留下来的一(邑)字河,由东潘庄逶迤入武城界,经过武城减水闸入蔡河,在三官庙村进入运河,可泄清河县东北部和武城县西南部一带的积水。明嘉靖中后期,武城县知县谢梦显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召集民夫于运河西接一(邑)字河,筑横堤20余公里,使得清河县境内的洪水再也无法流入武城县境内。这条堤坝因主要占地毛家村故名“毛家堤”,武城县百姓为感恩知县谢梦显也称“谢公堤”。但此堤又屡次使得清河县在遭遇水灾时无法泄洪,两县水利争执不断,并屡次将官司打到朝堂,但均不了了之。

万历六年(1578)春,清河县再遭水患,民田无法下种,百姓生计无望。在当地官民联合申诉下,山东直隶两省官员派人来实地考察后,动用民夫加深加宽了一字河等河道。时修筑漕堤凡20公里。此后,近一百年两县未遭大的洪灾。

清乾隆三年(1738),一字河等排水河道因无人疏浚再次淤浅,历史再次重演,毛家堤又重修了起来。官司再起。当时的直隶总督李卫批示,武城县拆堤,清河县清淤,并“永远遵守”。两县刻立《清武拆堤开沟碑》,立于现清河县连庄镇小范庄村内。

1965年重新勘界后,河北省水利部门在毛家堤基址上修建了辛堤干渠,用于疏通卫运河和黄河故道清凉江之间的水脉,使这一带的运河溢水和暴雨形成的沥水直接流入西面的清凉江,由此彻底根绝了这一带的水患。

清河、武城两县筑堤、排洪纠葛600余年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