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武城县运河西区域与故城县屡起水利纠纷

164次阅读

共计 119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原武城县运河以西北部区域与故城县相邻的地界同样是水利纠纷频发之处。居住在这里的故城县民,为防止武城县区域的洪水流入,也在边界上修筑横亘故城东西大坝一道,使武城县运河西部大片土地变成水塘。这一片积水,是由清河、武城各地汇集而来,最多时南北长50余公里、东西宽约10公里,形如一片口袋型的湖泊。每遇大水之年,两县纠纷不断,一直得不到合理解决。

解放战争时期,当时的暨南区党委于1946年春动用民工50000名,在位于故城和武城两县交界的地方挖出长7500米、上宽4丈、下宽2丈、均深6尺的排洪渠道一条。包括衔接的旧河道,全长约10公里,命名为“武北顺水渠”。该渠由原武城县城北黄官屯村后起,下接故城县所属杨家河、饮马河,西面注入清凉江。

1952年10月,国家将夏津、武城、恩县3县和临清、馆陶县的3个乡镇划归德州专区,故城、武城两县之间的水利纠纷随之再次出现。直到1965年的这次划界,将武城运河以西部分全部划入故城县,两县水利纠纷便成了故城一县的内部事务。

沙河水患,一直为害武城与平原两县

原武城县与平原县之间是以西沙河为分界线的,这里也曾是两县几百年水利纠纷的焦点所在。西沙河在夏津境内傍运河北行,只要临清与夏津两县运河东溢,河水就会全部进入西沙河,北流至甲马营处进入卫运河。明永乐年间,曾于沙河东岸创修南北通堤,自临清塔湾起至武城所属占官屯止,长约120华里,此后百余年间,每逢卫河东决,皆先灌入沙河。而沙河水涨更无宣泄之余地。一经溃决,直注恩县境,洼下十五华里尽成泽国。不决,则水势西溢,运河与沙河之间的武城县农田难免水潦。故沙河北河头一段堤防,为武城与恩县两县所必争,经常是恩县县民堵而武城县民扒,由来久矣。

清嘉庆年间,山东巡抚铁保判决筑堤纠纷,曾指令武城县民出土,恩县县民出夫,刻石为凭(但石碑佚失)。光绪二十一年(1895),又经恩县知县潘民表请委会勘,北自占官屯,南至龙湾旧堤一段重行修筑,并由两县议定,底宽三丈,顶宽及高度均以六尺为限。如遇水大,任由堤上漫过,恩县县民不得加高堵阻,武城县民亦不得扒堤放水,永为定案。为了纪念潘民表的爱民之举,人们称此堤为“潘公堤”。然自1917年开始,沙河屡次东溃,潘堤冲塌不堪言状。1965年3月,将平原县的郝王庄、董王庄、四女寺、张官寺、东大屯5个公社划入武城县,使西沙河两岸全部成为武城县境,困扰两县的水利纠纷就此得到彻底解决。

武城县境东移25公里,新县城东移19公里

由于武城县境东移25公里,武城县城不得不于1973年进行整体搬迁东移约19公里至老恩县城旧城北边。就是今天的武城县城。宋元明清武城县城则成为京杭运河的泄洪河道,也就是人们今天说的老武城。由于此次区划调整,运河西边的唐武城县城遗址留给了河北省故城县,该遗址位于今天的故城县建国镇祖杨庄。其次是运河以西许多反映武城历史的著名文物景点如弦歌台、庆林寺塔等归于河北省所有。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