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 古城文化 》县衙 县学 宋淑敏

177次阅读

共计 71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县衙

故城县衙在中镇, 双逢街北, 东转承流街路北, 原中镇东北, 今旧粮食局处。 县衙大门朝南, 进门有照壁, 大门上建有谯楼。 门楣上有“故城县衙” 四个金黄大字。 县衙大堂五间, 大堂前东西两侧分设义门、 石坊、 尉署、 土地祠、各衙班房, 偏西为监狱。 大堂后有架阁库、 听事房、 退思堂、 幕阁厅, 后为内宅。 整个县衙, 南邻承流街, 北接城墙, 东临永和巷, 西靠关帝庙与北城门相连, 占据县城东北一隅。 整个建筑, 青砖蓝瓦, 飞檐翘翼, 画栋雕梁, 整体结构, 完备紧凑, 庄严雄伟,气势恢宏 

县学

故城义学的起源比较悠久, 从故城镇西汉为东阳侯国所在地来看, 此地应具备了行政机关所在地条件。 宋代大兴义学。 元大德年间, 曾诏令天下郡县通立孔庙。 《故城县志》 载: “故城偏僻, 诸建置简陋, 独学宫庙制恢弘, 合宜而志, 承于数百年, 圮葺之故亦特详, 礼乐教泽不湮, 兹邑士林之幸也。 ” 故城义学, 按《故城县志》 记载, 假如从元大德元年(1297年) 至洪武三年(1370年) 修葺时, 至少七十年义学基地没有迁改。 成化二年( 1466年) 筑城时, 义学已经极具规模。县学区域隔承流街与县衙相对, 延伸至兴文街, 兴文街连接东城门。 如果从东城门进入, 兴文街北, 首先是城隍庙, 承流街与兴文街之间…有文昌宫、崇圣祠、 乡贤祠、 文庙、 甘陵书院、 明伦堂、 学署、 忠义祠、 节孝祠等组成,规模浩大。

兴文街对面又有文昌阁、 魁星阁, 应是对县学品质的进一步完善、提升。 由此足见古镇对教育极为重视。 这也许跟大儒董仲舒、 崔氏文化现象有极大关系。

故城老城, 从分布来看, 双逢街东是行政机构、 教育事业管理分布区域,是故城县政治文化中心地带。 双逢街西、 东南镇、 西南镇是经济发展展示区域。 古镇格局, 极具特色, 代表了其经济文化的繁荣、 底蕴的深厚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