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故里●高鸡泊遗迹●清河崔氏
当前位置: 历史地理 > 《故城县移民探源》叶景涛——明朝大移民(永乐移民)

.永乐对武城区域的移民

根据《明史》和朱棣相关史料看,永乐移民有一个突出特点,那就是,移民为当时的政治服务。首先,新建的京都成为移民的重中之重;其次,就是主 要针对“靖难之役”战争造成巨大影响的地区进行移民;再就是,卫所形式的 移民成为新态势

对于故城南部而言,根据武城县《嘉靖县志》记载,永乐年间,在武城区 ,德州左卫屯田十所:刘旺屯、李贵屯、薛福屯(在饶阳店区域)、张忠屯、张盈屯、胡真屯、魏真屯、鲁福屯。至今找不到这些军屯的位置,应该是“ 难之役”返乡的移民返回时与卫屯、村同时湮没

此处值得一提的是,“靖难之役”对故城南部的武城没有造成什么大的影 。据移民专家曹树基推测,这一区域移民尚未居住安稳就发生“靖难之役” 为避战火大多返回原籍避难,过后再返回武城,原则上不算正儿八经的永乐移

经我们调查研究发现,此处居民几乎异口同声地承认是“永乐移民”,“ 西洪洞县大槐树底下老鹊窝”,不会都是无原则的随同声附和吧!

据这一现象 推测原因有三

一是曹树基说的本是洪武移民,永乐间再返回时,自然称是“永乐移民”;

二是武城到永乐时仍是宽乡,返籍的再返回时引来很多“老鹊窝” 人,自然这些人都是“永乐移民

三是移民专家都是以府、州的框架讨论移 ,实际处在三府交错地带的移民并没看见何处写着广平府(清河县属)地 真定府(南宫县属)何处写着东昌府(武城县属)地,适合于居住就是首选之 。因永乐期间广平府的威县几乎全是永乐移民,清河县大多数是永乐移民 咫尺的武城运河以西地区的“空地”就不能附籍吗?果如是才造成史无见记 志不见载,今人的研究也很难述及

2.永乐对故城区域的移民

由于在“靖难之役中故城东北部区域毗邻德州,人口流失和死亡较多 所以,这一地区的人口,大多是永乐移民。正如光绪《故城县志》所说,故城 旧志载,劝农屯及新南、新北皆山西、江西民户迁徙填实

嘉靖《故城县志》载,洪武年间,故城县已有新义南乡、新义北乡。可没 有从江西移民的记载。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明史。成祖二》记载:永乐元年(八月)甲戌,徙直隶苏州等十郡、浙江 等九省富民实北京。《明史。食货一》载,成祖时,复选应天、浙江富户三千户 充北京(南)苑、大(兴)二县厢长,附籍京师,仍以本籍徭役

从这里可以得出两个结论:一是,故城县域的洪武移民,尤其是东北部区 ,在“靖难之役中人口损失很大。甚至可以说,故城东北部区域的洪武移 民在靖难之役”中逃亡殆尽。这里的移民永乐年间从山西、江西而来。二是, 永乐移民时,没有将洪武移民的村庄重新规划,沿用了洪武移民的村庄名称和 旧址。所以,《光绪故城县志》才有此一说。

 

                       

「有事请联系站长邮箱:shuuder@qq.com」

赞(0) 打赏
随意赞助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博客简介

一个出生在故城县,成长在故城县。在河南求学4年后,又回到衡水的1988年出生的青年!热爱家乡,努力学习了解家乡历史,让家乡历史为更多的世人了解!博客文章选自《故城探源》《河北省水文站名览》《漳卫南运河志》等!

站点统计

  • 文章总数: 408 篇
  • 草稿数目: 0 篇
  • 分类数目: 6 个
  • 独立页面: 2 个
  • 评论总数: 21 条
  • 链接总数: 5 个
  • 标签总数: 213 个
  • 注册用户: 611 人
  • 访问总量: 8,666,556 次
  • 最近更新: 2023年5月28日
服务热线:
 

 QQ在线交流

 旺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