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屯村文化》宋淑敏——对明早期武城十屯的估计

511次阅读

共计 333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1.  刘旺屯(何刘屯)

该村坐落于今天西半屯镇, 在清末即称何刘屯。 多年来, 邻里相传和周边邻村一直称呼其为刘官屯, 俗音为“Lili guangl tun"。 刘官屯可能即明初设置的军屯—刘旺屯,位置应该在今何刘屯东南角的“小庄儿” 上。 当初武城运西只有“治平” 一个乡的建置, 辖区为今故城县的武官寨镇一部和其南各乡镇。 治平乡中部高地在永济渠北侧高地, 何刘屯即处于高地上。

明初大移民时,设有刘旺屯,应是以姓刘名旺的百户长的名字命名,被后入称之为刘官屯,后又有姓何的继任百户, 军屯位置向西北方向迁移, 故又称何官屯。 明洪武28年至29年间, 梅姓、 孙姓两大家族从山东迁移至此。 围绕着何官屯建立住宅, 何官屯和刘官屯基本上连成一片。 《武城县志》 并不记载属何刘屯的军户, 我们只能知道属民户的何刘屯, 清末撤销卫所时, 军户和民户早已成为一体刘官屯和何官屯合称"何刘屯"(见416页图4一5 ) o
2. 薛福屯(杨庄)

薛福屯被记载在饶阳店, 应该在今杨庄附近。 在原武城县和原故城县交界处有一片空旷区域, 属于北宋以前的低洼地带, 即隋唐时期的高鸡泊或高鸡泊西侧洼地。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 被黄河北流淤积成平地, 金元时期属于无人区。

明朝建国时, 此处己成为地肥水美的原野。 明洪武初的德州守御千户所在饶阳店设立“薛福屯” , 到嘉靖时期被记载在《武城县志》 中。 估计饶阳店是元朝以前就存在的村庄, 原武城北界无村庄比照, 故以饶阳店来指示薛福屯的位置, 并非今饶阳店镇的薛官屯。

以清末武城号记载的村庄估计, 当时薛福屯的位置应在称为“军店” 村的位置上。 此村的彳立置应在今饶阳店镇的杨庄村附近。 经过明清两个朝代, 由于卫运河决口的原因, 薛福屯多次迁建, 今薛官屯或是薛福屯迁建而成(见416页图4—5)。 后来此地又增加了三个卫屯,即黄官屯、 曾官屯、 李官屯, 此三屯是否来自西李官屯(今西里屯村) 、 南傅官屯(在今瓦子庄附近, 为区别于今傅官屯,故加南) , 今车庄、 康庄、 尼庄附近的不知名的德卫屯。 因此地空旷, 永乐迁民入驻军屯而形成与军屯混合的村庄, 形成薛官屯、 黄官屯、 东曾官屯、 西曾 官屯、 李官屯、 东镇、 西镇、 西李官屯, 还有一些不以屯命名的杨庄、 北仁庄、新兴庄(焦庄)

2.  鲁福屯(芦庄)

鲁福屯被记载在夏家庄。 即恩县夏家庄, 也就是今赵行的东、 西排村。 《恩县志》 村庄中记载的赵行曾有六个村, 其中就有夏家庄和小夏庄, 即指此村。但无鲁福屯, 估计, 此卫屯设在今赵行西的芦庄, 因《恩县志》 中记载有鲁庄。

运河在明中期经常决口, 处在东大洼东侧的芦庄在行洪区的边缘, 被洪水冲毁后, 卫屯迁移到之南的东曹官屯附近再设两个卫屯, “曹官屯” (东曹官屯)和“杨官屯” (今西曹官屯) 。 但这两个屯仍然未能维持到明朝的嘉靖年间,再次被运河决口淹没。 因为嘉靖以后的《武城县志》 记载的这两个“屯” 都是民屯, 即明代迁民与卫屯混居, 军屯撤销后民户仍然沿用卫屯的村名。 至于鲁福屯, 迁民来此时无村民, 只有村名传承下来, 故而改称“鲁庄” , 后人因村子周边芦草丛生, 再次简笔而书为“芦庄” (见416页图4—5) o
4. 张盈屯(高行杖)

张盈屯被记载在吴家寨, 虽然今天已经无人知晓其确切位置, 但根据其“寨” 字, 估计应是北宋时期的护漕军寨。 大约位置在高行杖村附近。

明初在此位置置德卫军屯一张盈屯, 明中运河在临清西南时常决口, 洪水大流在今清河县东境“一字河” 通过, 在大王里村入今故城县境, 东北流至巩庄, 向北到五台坡进人东大洼。 洪水将张盈屯与周边民屯冲毁, 一部分民户在南部高地重建家园形成“新庄” , 即今大辛庄。 军户的去向存疑考, 或移至胡官小屯(今军王庄) (见416页图4一5) o
5. 胡真屯(胡官屯)

胡真屯被记录在至庄, 但现在故城境内无称至庄的村庄存在, 可能系今胡官屯, 即清末的“胡官大屯” 。 因此处一直是故城县历史上的高阜地区, 未受北宋黄河淤积。 也就是说在金元时期一直有一“至庄” 存在, 明初在此地设立卫屯, 并以百户长“胡真某” 的姓名命屯。 后来德卫又在胡真屯西建另一所卫屯(今军王庄) 时, 其百户长的名字为“胡大化” , 因已有一胡姓屯存在, 故称"胡官小屯” o其东邻胡真屯则被称为“胡官大屯” , 即今军屯镇的胡官屯村(见416页图4_5) o 

6.洪官屯(李洪屯)

洪官屯也是故城县明初之屯, 是否军屯则县志未讲。 从清朝时期的县志来看, 此处为武城县二十四里的一个“里” , 即洪官(关) 里。 “里” 相当于今“乡” 一级的管理单位, 其前身即洪官屯, 距离原武城十六里, 位置应在今李洪屯村北。 推测是明朝初期的军屯, 即县志记载的十屯中的一屯。 从后来衍生出来的董洪屯、 徐洪屯、 李洪屯、 于洪屯、 张洪屯来看, 都沿用了 “洪” 字作为村名, 应与洪姓百户长的姓氏有关(见416页图4—5)。
7、治中屯(五台坡)

治中屯也是今故城县历史上消失的一个屯村名, 明初可能是“某某屯” 的官屯, 官屯消失后称过'‘大兴屯” 和“治中屯” 。大兴屯属迁民屯, 清朝《武城县志》 都有记载, 清朝分解治平乡后改称“治中屯” °

据考证, 其位置在今武官寨镇的五台坡村。 明初武城县运河以西只有一个乡, 即治平乡, 永乐以后迁民增多, 并划分为二十四个里(里同乡) 进行赋税管理。 治平乡分解成三个里, 即治上里、 治下里和治中里。 治中里所在的村庄即治中屯。 往前推五台坡村一治中村一治中屯一大兴屯, 仍然不是最初的军屯的名称。

根据军王庙村起源的记载, 永乐迁民来此定居时」 就知道这儿曾属政府屯田的区域, 而且还有两个庙宇存在, 这也说明离庙不太远处应该有过军屯, 此军屯即治中屯的前身。 迁民们未能记住卫屯的名字。 故而, 政府在分乡里之时称大兴屯, 军王庙也以故军王的庙宇来命村名。 那么, 卫屯迁到何处
去了呢? 估计迁到今车庄、 尼庄、 康庄和傅官屯的位置上。 究其迁移的原因仍然归咎于明朝初年的运河决堤的洪水。五台坡村处在高鸡泊南湖区(我们将其命名为“鬲湖” ) 南缘高地上, 宋黄河虽然将深达10余米的湖泊淤平, 但依然属于低洼区, 至近代仍是运河之西的行洪区。 永乐年以前这里无村庄、 民户, 卫屯自由选择屯田区, 东大洼这片地肥水美之地当然是首选。 “鬲湖” 东侧的鲁福屯(今芦庄) , 水淹后曾南迁至今曹官屯。大兴屯前的卫屯迁到不被滝的高地, 即傅官屯(今) 、 车庄、 花园、 尼庄、康庄, 而成了散居的大兴屯, 办公地在今车庄村附近。 傅官屯(今) 再次被辟 为德卫军屯, 其他几个村则成了民屯。 当时车庄村曾称“大兴庄” , 车庄的西北角属水东屯所辖的大兴庄, 新迁入的则属治中屯所辖的大兴庄。 一村两属,应该是水灾避难导致定居所形成(见416页图4—5) o今傅官屯前身, 其位置在五台坡村到军王庙村的区域。
8.傅官屯(南) 和西李官屯

今故城县域尚有称“某官屯” 屯的村庄, 不能确定其来源, 可能与德卫屯村有关联, 即傅官屯(南) 和西李官屯(西里屯) 。

永乐五年( 1407年) 在武城县域设置军屯, 《武城县志》 中不详细记载德卫军屯, 但嘉靖志说有十个, 有屯名的仅列出八个。 自初设军屯到嘉靖年间已过百年, 百年间名称和位置都发生很大变化, 竟无一处与今村屯名称对应。 或是起始即以百户长的名字命屯, 最终都归到以百户长的姓加“官屯” 命屯, 但原故城县周围则用数字命屯, 看来屯名并不是官方规定, 应该是习惯称呼, 最后固定下来。 以此估计“某官屯” 应在明朝某一时期曾是德卫之屯的聚集地,撤销军户后即为移民屯, 原屯名得以保留。 傅官屯(南) 和西李官屯应是如此。

《武城县志》 记载有“傅官屯(南) , 在县西十五里” , 曾设为军屯, 或因此地遇洪水或因卫所变革, 时间很短即被撤销。 当移民定居“洼子庄” 及附近村庄后, 官方仍以称“傅官屯(南) ” 的管理机构来管辖, 而驻“洼子庄” ,一直到清末仍称傅官屯(南) 或傅官里, “洼子庄” 和“傅官屯(南) ” 曾一
度改称“新兴集” 。 百姓根本未接受这一名称, 一直称为“洼子庄” 或“瓦子庄” 。 清末“傅官里” 辖区范围(见544页图5—6) o

《武城县志》 同样记载: “西李官(屯) , 县西三十五里” , 设置、 裁撤可能同傅官屯, 同期抵达的移民被分配于西李官屯附近的儒林、 庄科、 付庄、姚庄、 梁庄、 臧庄和要庄南侧的林庄、 石佛以及其南的部分今清河县村庄,统属西李官屯管辖, 居原西李官屯移民称“西李屯” , 后谐音叫成“西柳屯” 、“西里屯” 。 清末一度分成前屯、 后屯(见416页图4—5) 

《故城县屯村文化》宋淑敏——对明早期武城十屯的估计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