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家口探源》郑家渡口地属考 郝金龙 叶景涛 宋淑敏

189次阅读

共计 159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郑家渡口地属考

今天的郑口有多种称呼,如郑家口、郑家渡口、郑镇口、郑镇、郑家镇、 郑家口镇。郑家口之“口”有一类义项是:“出入通过的地方。”如关口、港 口、渡口等,对于郑家口而言,初始之义可能是“渡口”,后起之义应该就是 “港口” 了!依《光绪故城县志》运河图来考察,图上沿县境的运河段标有六 个渡口,即陈家桥渡、方堑渡、龙王庙渡、于家口渡、焦姑寺渡、孟家湾渡, 唯独无“郑家渡口”或“郑家口渡”,或到明朝末年郑家口已成为港口,不再 仅是为摆渡客人的“摆渡口” 了。

1. 北宋中期郑家口属武城县

北宋建隆元年(960年)仍建置漳南县,属贝州,县城设于今武城县漳南镇。 到庆历八年1048年)黄河决口形成北流,“故城本部” 1965年前故城县部 分)被黄河分割成东、西两部分:其西部,即《元丰九域志》所载:武城辖有 “饶阳、领宗、窦保、旧县四镇”〔旳,因岭踪和窦堡店属高地,洪水后仍有居 民,低洼地带已经无居民。从明朝的武城县域推测,今运河南的武城县在唐留 屯(郑家口运河东)以东并非恩县地,还有一属武城县的“民田里”,今武城 县大史庄、于庄、第十屯属之。

大致由此向北过今运河,从第什村北到北官庄、 魏家院、小寒布,再北到窦堡店一线之西,都在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后改 属贝州武城县;其东部,在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省漳南县为镇入历亭”*2〕。

2. 金郑家口周围属不宜耕作区

到金章宗明昌年间(1190—1196年),在今故城镇建置故城县,时将北宋 割入武城部分再归属故城。.因为到金统治的明昌前,北流黄河并未完全断流, 高鸡泊洼地仍有积水。郑口北部尚属积水区,积水过后即郑口中学附近属低洼、 盐碱地;西部属沙磧区,野庄、坛村、堤口、前、后沙岗是沙丘、沙洼区。孙绪时期(1500年前后)大小沙丘还依然“累累相如,列若斥喉,绳若贯珠”少习, 沙窝庄、徐庄、张庄是沙河区。以务农为主业的居民不会来此地定居。金泰和 五年(1205年)是卫河治理通航之年,【"I此期居民鲜少或无,前土营向东过前沙岗到郑口的陆路或已通达,有出现“渡口”的可能。漕运河道到冷家坟(今郑口东北李王庄附近)归武城县管理,近河属地应该仍然属武城。

3.开通大运河后开始复苏

到元至元二十三年(1286年),故城再设县入河间路景州(在景县)。以 后又几次变换隶属或撤县为镇,故城属于政区不稳固期,何况居民鲜少,与金 统治时期比,不会有大的变化,近河属地仍为武城。估计至元二十六年(1289 年)开京杭大运河之后,有郑氏在卫运河上较为合理。如果称郑家渡口,则应 属于武城县。这样断定的理由有三:

1郑口运河河道在道光十五年(1835年)前,一直属于山东武城县管辖, 据记载:“乾隆五十八年(1793年)直督奏请冷家坟起至郑家口止十二里(水 路里程)河道改拨故城。”[皿]也就是说从1841年郑口向北到今李王庄原属武城 县的河道管辖权划归故城县,“河道北界道光十五年( 1835年)山东督粮道, 直隶天津道于果子口会勘立石(碑在西岸坤艮向)”,〔川1自1841年从郑口到果 子口原归武城县的河道管辖权划归故城县。

2嘉靖二十六年1547年)仍有运河以北“德州庄田一所,7898亩田在 郑家口北”〔⑷〕。近8000亩土地,比今故城县最大村庄何刘屯所有耕地6438亩, 还多1460亩,也占有最好的耕地,位置应在青罕和大刘孝子间。属于武城管, 而不属于故城县管辖。

(3到清末故城县仍未行使对运河以北村庄实际管辖权,武城县在清道光 ^一年(1841年)所设的“唐留里”仍辖:郑镇口、唐留街(故城寄庄)、 青罕(故城寄庄)、甘泉村、坛村(故城寄庄)、果子口、刘学庄(故城寄庄, 应为大刘孝子村),〔1“兀兰里”仍辖十里望(孟庄)、后野庄、陆堤口(南 堤口)、沙窝庄、徐家庄、正口(沙溪渡口,在马庄)。

估计到终元之时,郑口运河以北居民仍然极少,运河一线仍属于武城管辖, 那么所建"郑家渡口”亦辖于武城县。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