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故里●高鸡泊遗迹●清河崔氏
当前位置: 历史地理 > 《北宋黄河北流与永济渠变迁》北流的行流和治理 郝金龙

景祐元年(1034年)七月黄河在澧州(濮阳)横陇竦首次大决,朝廷倾国力的一半来对付。

庆历八年(1048年)商胡口再次大决,偏偏又贯御河,朝廷中的争论开始多起来。

在还没拿定主意时,皇祐二年( 1050年)又在馆陶县郭固口决堤。

皇祐四年,塞决口后,庆历北流的河道仍不能容纳黄河全河北流。

朝廷才同意了塞北流开东流的工程,于嘉祐元年(1056年)“塞北流,入河,不能容,是夕复决,溺兵夫、漂刍藁(塞河的物料)不可胜计”。卩54]“水死者千万人(应该'千、万人')” [255],为此朝廷专门“置狱于澧”〔256],谪官、夺官、流放了好多重臣,从此人们再也没人议论河事。

到熙宁元年(1068年)北流黄河却一如既往地为害恩、冀,此时已经淤积了二十年,恩州“河溢乌栏(禰)堤(故城兀兰屯),又决冀州枣强塢,北注瀛(河间)。七月,又溢瀛州乐寿境(在献县)。”[2勿北宋神宗皇帝才着急北流治理,仍是采用闭北流开东流的方略,用了一年多的时间,在熙宁二年( 1069年)八月闭北流。也就是庆历北流从1048年始,用了二一年的时间,于1069年结束,见79页图124庆历北流在故城域的改

                       

「有事请联系站长邮箱:shuuder@qq.com」

赞(0) 打赏
随意赞助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博客简介

一个出生在故城县,成长在故城县。在河南求学4年后,又回到衡水的1988年出生的青年!热爱家乡,努力学习了解家乡历史,让家乡历史为更多的世人了解!博客文章选自《故城探源》《河北省水文站名览》《漳卫南运河志》《冀鲁豫边区革命》《衡水文史资料丛书之五衡水抗日烽火》等!

站点统计

  • 文章总数: 408 篇
  • 草稿数目: 0 篇
  • 分类数目: 6 个
  • 独立页面: 2 个
  • 评论总数: 21 条
  • 链接总数: 5 个
  • 标签总数: 213 个
  • 注册用户: 611 人
  • 访问总量: 8,667,792 次
  • 最近更新: 2023年5月29日
服务热线:
 

 QQ在线交流

 旺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