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黄河北流与永济渠变迁》北宋黄河北流和东流 郝金龙

184次阅读

共计 161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后一直到北宋灭亡的靖康二年(1127年)的79年间黄河北岸的决口一直未断,主要改道有三次:

第一次为庆历八年(1048年)瀆州(今河南省濮阳)的商胡土帚决,河水北流;

第二次为元丰四年(1081年)瀆州小吴决口,河水北流;

第三次元符二年(1099年)河决内黄口北流。

这三次乃殊途同归,即黄河决口处不同,决口后漫流的地区不同,入海前的主在入海前亦不相同,但最终的入海口基本不变,每次都集于乾宁军(今沧州青县)再北从天津西,东南流向,在塘沽入海。因入海口相同,历史上统称为“黄河北流”。

与北流对应的即“黄河东流”,于北宋嘉祐五年(1060年)黄魏(今大名县)之第六土帚在北宋黄河北侧向东北决口 , “曰二股河,其广二百尺。自二股河行一百三十里,至魏、恩、德、博之境,曰四界首河” Bl〕。通过德州东到沧州入海。这就是历史上说的“黄河东流”,《宋史》中也将“东流”和“北流”合称为“二股河”。

二股河在这79年里横扫了豫北、鲁西、冀南太行山东到渤海湾所有洼地,这是中国有记载的黄河在华北平原的最大泛滥。这 一时期的黄河泛滥将北宋的国力消耗殆尽,应该是北宋灭亡的根本原因。北宋在北部边界设置有“州”级的“军分区”,如,信安军(今霸县东)、保定军(今霸县南)、安肃军(今徐水)、广信军(今徐水西)、顺安军(今高阳县东)、永宁军(今蠡县),还有星罗棋布的军事重镇一一“寨”,各种战备物资和生活物资,因为没有周边百姓的赋税供应,除屯田自给外,都要靠御河(有些地段仍称“永济渠”)输运,虽然当时永济渠被排除在四大漕运河道之外,但军需又是须臾不能断的,而偏偏三次北流黄河都占压部分永济渠,而使边军不能“输血”,由此而产生的'‘闭北流,开东流”的朝廷纷争和官员间的权力倾轧一直到北宋灭亡。开东流一次必导致黄河北决,庆历八年以后《宋史》记载的北决竟有17次之多,一直到建炎二年(1128年)“杜充决黄河,自泗入淮,以阻金兵”〔242〕,将灾难转嫁到黄河以南。

东汉到唐末有800多年人们不知道还有黄河泛滥,入宋以后黄河遂改隋唐以来的安流状态,灾害频发,让北宋朝野疲于应付。庆历八年到宋末的黄河北流,自决口向北怎么泛滥,河道流经何处,灾情多大,损失多大?没有人详述和记载。

后来的研究者多因《宋史。河渠志》权威记载“皇祐元年( 1049年)三月,河合永济渠注乾宁军”,都未能准确地描述,甚至是错误的描述。一直到1950年代谭其鑲的《中国历史地图集》才大略画出三次北流改道的线路,实际各次北流要比历史地图上复杂得多。东流首决于嘉祐五年(1060年),派别于魏(今大名)之第六境,虽然多次闭北流、开东流,其东流河道没有太大的变迁,一直自魏、恩东至德、沧入海。兹将《宋史。本纪》中庆历年后北流和东流简列如下:

一、北流

庆历八年 1048 年) 六月丙子,河决瀆州商胡塢。

皇祐三年 1051 年) 七月辛酉,河决大名府郭固口。

嘉祐元年 1056 年) 夏四月壬子,六塔河复决。诸路言江、河决溢,河北尤甚。

嘉祐七年 1062 年) 七月戊辰,河决大名第五塢。

熙宁元年 1068 年) 六月乙亥,河决枣强县。

熙宁十年 1077 年) 秋七月丙子,河决瀆州曹村塢。

元丰三年 1080 年) 秋七月庚午,河决澧州。

元丰四年 1081 年) 夏四月乙酉,河决瀆州小吴境。

元丰五年 1082 年) 九月癸卯,滑州河水溢。

元丰七年 1084 年) 秋七月甲辰,河决元城。

元丰八年 1085 年) 冬十月己卯,河决大名。

元祐元年 1086 年) 二月辛酉,以河决大名。

元祐九年 1093 年) 是岁,河入德清军,决内黄口。

元符元年 1098 年) 一月,是岁,瀆州河溢。

元符二年 1099 年) 六月河决内黄口。(非本纪记载)

大观二年 1108 年)八月辛巳,邢州河水溢。

大观三年 1109 年)六月庚寅,冀州河永溢。

宣和三年 1121 年) 六月,河决恩州清河境。

二、东流

嘉祐五年 1060 年) ,河流派别于魏之第六埽,曰二股河,即东流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