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武城和崔氏墓地的讨论》东武城位置与文献记载的契合 郝金龙

225次阅读

共计 232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清河郡东武城崔氏, 自从《三国志》 “崔琰字季珪, 清河东武城人也” [,]记载后, 一直到唐末五代时期, 武城崔氏名士、 状元、 高官便不绝于史册。 旧时的史志所记载的人物, 很少志其乡里, 仅记载到县就完事大吉。 依据的河流、城镇经过千百年的变徙, 早已今非昔比, 这些名宦显官的籍里对今人而言, 若堕五里云雾。 清河人根据“清河” 字样说是清河人, 武城人根据“武城” 字样说是武城人, 故城人则抱着半部《故城县志》 来引经据典时, “弦歌古都, 状元之乡” 己经移乡别称。 “东武城” 在哪里? 鄙人曾经在《古武城考》 里据有限的史志作过粗浅的论证, 终因实证缺乏未能确证。 号称“天下甲族一一武城崔氏” 的籍里又在哪里? 在近二年的继续求索中又发现点滴旁证, 以抛砖引玉 。

 

东武城位置与文献记载的契合
) 唐移县于永济渠北

从《唐书。 地理志》 “武城汉曰东武城。 旧治古夏城。 调露元年679年)移于今治” ⑵; 宋《太平寰宇记》 “唐调露元年679年) 移于今理。 弦歌台在御河北岸。 故武城县在县北十里(4.5公里) ……唐调露元年移于永济渠北。义王桥西二里今县外城基是也” ⑶来看, 在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 到传说的夏武城和东武城, 一直在一个固定的位置范围内建城池, 未曾有大的迁移。

以《元和郡县志》 “东武城县, 西南至州四十二里(19公里) ” 〔4〕 的贝州 作参考点, 今清河县西, 塔坊村为唐贝州东侧。 经此为圆心, 向东北以19公里为半径画弧, 这是条件之一, 第二个充要条件是武城在永济渠北。 寻找唐武城还应满足“义王桥西” 这第三个条件。 东西向永济渠河道不可能有“桥西” ,所以河道应是南北向, 起码也应该由西南流向东北, 王行杖村符合这三个条件,王行杖村应该是唐调露元年(679年) 首迁的“唐武城” 。 《元丰九域志》 的“州东五十里” 是熙宁九年(1076年) 东移武城县去“东流村” , 可以验证唐武城亦在王行杖村。
(二) 东武城在宋武城县北十里

按照“故武城县在县北十里” 的说法, 东武城应该在南梁村。 根据南梁村地上和取土坑的实地观察, 没有发现符合于古城的痕迹, 显然《太平寰宇记》里“县北” 和“十里” 都不是精确的描述。 对几百年乃至上千年的古城来讲,墓葬也是其条件之一。 西半屯乡盐厂村符合古城址的特点, 盐厂村东、 村东南的取土坑中发现很多砖结构墓葬, 有的墓中还出土陶罐、 贝壳, 发现陶器窑址。根据土层分析应为北宋时的黄河河患所掩埋。 那么附近就应该有城镇遗迹。 盐厂村西、 村南是一片盐碱地 1420年建村后的几百年里, 这些盐碱地只生长耐盐植物一一红荆。 1980年后大兴“垫宅基” 之风, 在这块半荒地里挖出了旧房基、 瓷盘、 瓷酒壶、 铁釜、 黑白瓷片和大量的砖瓦, 都是唐宋时期的遗物。 可能县城南迁后这里仍有居民生活, 一直到北宋时期再次被洪水吞没。

据以上分析推断: 故城县西半屯乡盐厂村西就是唐朝时的“武城” 的一角。再往南或西南不远处有个称为“西南岗子” 的区域, 应是战国时期的“东武城” ,西南到今王行杖村11里, 详见175页《古武城考》 盐厂村西南岗子离永济渠(何刘屯村南蔡河故渎) 直南约4公里, 符合《水经注》 “ (屯氏别河) 又东北径东武城县故城南” ⑸的说法。
(三) 战国东武城

东武城被记载在《史记》 中, “平原君赵胜者……封于东武城” [6]0尽管平原君家有楼堂馆所的记载, 找到直接证据比登天还难哪! 主要由西汉元封二 年(前109年) 黄河支流一屯氏河70年泛滥的淤积和北宋多次黄河北流, 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 一直到金朝统治的中期黄河河患不绝, 其后的卫运河又不时在附近决口淤积, 土层深度要达12米以上。 今天能人类活动极少能达到这一土层, 所以暴露出来的文物古迹就很少, 给人一种古时候没人居住或此地为海的错觉。 其实不然, 本地地平的海拔近30多米(盐厂村西南有海拔32米处) 挖出12米, 仍然还有近20米, 这是其一。 其二, 东武城在战国末是一个繁华的“东郡战略要地” , 东武城人为平原君豢养挑剔的几千名门客提供了衣、 食、 住、 行。 为赵国边鄙防强齐、 抗秦提供兵源。 在向赵国交税(有赵奢收税赋的记载) 的同时, 平原君还提供大量的军备物资来完成对付强秦的战争,本地的繁华还是可以想象的!
(四) 北魏的武城

从公元前350年前后战国时的赵国在“东鄙” 建东武城始, 到平原君赵胜封于东武城; 再到西汉设东武城县; 再到“晋太康年280-289年) '东'字” ⑺, 官方称“武城县” ; 再到西晋末年五胡十六国的战乱, 一直到北魏整个统治时期, 武城都在战国时的“东武城” , 所以一些历史名人的籍贯仍称“东武城人” 。 再到“高齐天保七年(556年) 移理汉信成” 国的武城县; 再到“隋开皇六年(587年) 复旧理” 〔9“东武城” , 根据盐厂村西出土的唐宋瓷片看, 隋从信成迁回的武城县的位置可能在“东武城” 之北。 再到唐前期; “唐调露元年(679年) 移于今理(王行杖村) ⑼” 武城才正式脱离开“东武城”附近。 “武城” 在这里存在了 1000余年。 本文为区别于今武城县仍称唐调露元年前的武城为东武城。

在这千年当中最有文化积淀而易于找寻的应该是北魏时期的“武城崔氏”或“清河崔氏” 。 按《魏书。 地形》 记载: 武城属相州(在今临漳县) 清河郡(在今清河县东南) , 领四县, 清河、 贝丘、 侯城、 武城, 其中侯城县在北魏统治后90余年才于太和十三年(489年) 分清河县和武城县置。 根据《中国历史地图集》 的截图(见276页图3—1)来看当时的武城县域相当大,可能包括 了今故城县的南部、 城县的大部、 夏津县的全部。 清河郡六姓中的崔、 张、房三姓集中在今故城县南部、 武城县和夏津县境内, 还有当时属冀州的南宫县边鄙近武城西部的区域内。 当时清河郡人口为26000多人, 根据北魏太和十三年(489年) 建制侯城县[⑴来看, 居民密集区在清河郡城到东武城 

《东武城和崔氏墓地的讨论》东武城位置与文献记载的契合 郝金龙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