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亭历史地理》李文龙 郝金龙——北宋历亭县

215次阅读

共计 185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北宋历亭县

历亭县在经过唐末五代50年的离乱之后被柴荣和赵匡胤平定,将唐末的贝州十 县减为五县,即清河、清阳、武城、漳南、历亭。将五县,即夏津、临清、永济、 宗城、经城移入魏州(在今大名县)。历亭县属河北东路(或河北路)贝州。

对历亭县有影响的事件有:

1. 历亭县御河决口

.北宋开宝六年(973年)“七月,历亭县御河决”,《宋史》有载,到清顾 祖禹再复述为“宋开宝六年(973年),御河决于历亭〔以刃。估计决口地在高庄村 西南,南决入白马湖,因无资料,又未实地考察,难下断语,在此提请关注。

2. 王则起义

王则起义并不发生在历亭县,但系影响历亭县的事件。王则本涿州农民,逃荒 到贝州,给地主放羊,后来应募到宋军中当兵。本来就有弥勒教在民间秘密流传, 王则利用弥勒教传布变革世道的舆论,并利用弥勒教和贝(清河五县)、齐(济南 五县)、德州(平原三县)的士兵、农民取得了联系。于庆历七年(1047年)冬至 节(1222日)在贝州发动兵变,被推为东平郡王,建国号为安阳,年号得圣。 起义极大地震动了北宋王朝。庆历八年(1048年)正月,宋仁宗派文彦博重兵围攻。 因久攻不下,而挖通地道破城,持续了 66天的贝州起义以失败告终。

宋朝廷并未因此而屠城,有恩于贝州,故改贝州为“恩州”。文彦博也因功位 居宰辅。

此时的贝州在唐“咸通元年(860年)长史郑仁凯以旧居湫隘,移于故州东南 十里” [151]a经移到今清河县西城关一带。改称恩州后位置未变。

3. 庆历年黄河北流

北宋在庆历八年(1048年)二月底平定王则起义,到八年六月癸酉,河决商 胡端,决口广五百五十七步”,少2]全黄河北注,黄河过今临清后东北注夏津、历亭 这一《汉志》河与定王河之间河曲洼地。在达到最高水位时,才在今甲马营之西决 开定王河高地泄入历亭县西北的高鸡泊,再向东北,继续灌注洼地。详细论证见本 书65页。半年后才是庆历八年(1048年)十二月庚辰,判大名府贾昌朝又言:'至於武城,遂贯御河,历冀、瀛二州之域,抵乾宁军,南达於海'旳。系西汉 以后1000多年来历亭县经历的最大灭顶之灾。

县民未死者全部搬迁或逃亡;历亭县内永济渠在很短时间内即淤塞;盘河填平; 西山(紫微山)消失。在形成显•著河槽后水位下降,情况有所改观,但低洼积水区 一直到宋熙宁二年(1069年)。

4. “废漳南县入焉”

庆历黄河北流在摧毁历亭县后,随即淹没漳南县域。在形成显著河槽后,历亭 县民回迁重建,漳南县西部一直处在水浸中,一直到北宋灭亡。历亭县在“至和元 年(1054年),废漳南县入焉” [154]O好像是漳南县全县归入历亭,但根据“武城

(州东五十里),四乡,饶阳、领宗、窦保、旧县四镇”1旳来看漳南县庆历河道以 西划归武城,包括领宗(今称岭踪)、窦保(今称窦堡店);庆历河道以东划归历 亭县,“历亭,(州东九十里。四乡。安乐、杨村、礼固、漳南四镇)。”6]是庆 历黄河过后元丰年间(1078河北道1085年)的记载,“安乐”在今四女寺附近, 礼固在李古寺村,漳南在漳南镇村。斯时历亭县境面积最大,西邻武城县,东邻将 陵县(今德州市),一直到金朝末年。

5. 再移历亭县离恩州90

历亭县治到北宋淳化四年(993年)才真正由永济渠南移到永济渠北。详细论 证见下述《历亭县治位置考定》。

6. 熙宁年新开御河

北宋在北部国界设置有“州”级的“军分区”,如,信安军(今霸县东)、保 定军(今霸县南)、安肃军(今徐水)、广信军(今徐水西)、顺安军(今高阳县 东)、永宁军(今蠡县),还有星罗棋布的军事重镇一一“寨”。各种战备物资和 兵士的生活物资因为没有周边百姓的赋税供应,都要靠御河(即永济渠)输运,而 偏偏北宋三次北流黄河都占压部分永济渠,为保住边军供应,竟冒随时倾覆的危险 用北流黄河河道行漕。所以在熙宁二年(1069年)在黄河导入东流后的第一时间就 提出疏导御河的奏议,臣寮奏御河可于恩州武城县开约二十余里,入黄河北流故 道,下五股河”7〕,“乌栏堤东北至小流港,横截黄河入五股河,计一百二十余里” [158]o根据这些零星资料,引发本书64页《北宋庆历黄河北流》中的论述,复述如: 北宋熙宁御河疏导改道从武城县老城的焕光桥桥弓子始,略循今运河河槽东侧不远 处与向东的永济渠分开,新御河在今运河东堤内向东北,到今祝官屯村南,向东到 陈衣庄村东入黄河北流。在甲马营西入今故城境(时为历亭县西界),在故城县西 南的乌禰(今兀兰屯)开新河到郑口东入五股河(今运河),当时仍穿历亭县境到 将陵县(今德州)。从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始永济渠不再过历亭县城南,而过 城北。


《历亭历史地理》李文龙 郝金龙——北宋历亭县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