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近代行政区划变革》郝金龙—— 赵行 的变革

129次阅读

共计 146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1965年3月武城县划归故城县的祖杨公社、武官寨公社、饶阳店公社、甲马营公社运河西部分和武城县河西街部分,均以《故城县地理沿革》的说法称“武城部”或简称“南部”。其中划入故城县的甲马营公社运河西部分(14个大队)的历史渊源又有不同,赵行周边8大队在1956年3月6日前为6个村庄,即前夏庄(今前、后排)、后夏庄(今东、西排)、赵家玷(今赵行)、小夏庄(今西夏庄)、李家玷(今寨子)、庐庄(今芦庄)属恩县(均据《恩县志》),在抗战期间仍被称为“四夏庄或五夏庄”。统称“赵行部”或“赵行六村”。

—)赵行部的变革

由于赵行部六村来源于恩县,又并于武城,在讨论武城部历史以前有必要厘清故、武、恩的地理纠葛。

1. 赵行部原属恩县

“山东行政区划网”称,1956年政务院(国务院)对原有建置不合理的县进行了重大改革,在3月6日批准山东省撤销10个县、分割14个县,恩县就是被分割的县。原恩县,其东部划入平原县,西南部划入夏津县,西部划入武城县。1965年3月12日再将划入武城的这一部划入故城,即甲马营公社运河西部分(14个大队)的6个大队(西曹官屯、东曹官屯、齐庄、小街子、高庄、孟古庄)是原武城县村庄,赵行部六村的8大队是原恩县村庄。

2. 赵行部在恩县的位置

赵行部六村在北宋时期因黄河北流的缘故一直是历亭县(恩县前身)的最西部的地域,与武城县为邻,1286年金开运河后将其与恩县隔离于卫河以西,虽经历金、元、明、清、民国的朝代变革,赵行六村依然故我的属于历亭县或恩县的“三乡三十六图”的“西域”,其“图”的编制相当于“管理区”,其“乡”的编制是清代沿用明制,对“乡”的称呼一直未变。生齿日繁,为便于管理,再将“乡”分割为“图” o如《重修恩县志》“恩之乡镇区划自明万历以来即分三乡三十六图,清朝因之。二百余年无甚变更,相沿及久,流弊滋多,清季自治议起,于是乡图旧制改为一镇九乡。” [14]即在明代分“三乡”,在民国初才分为“一镇九乡”,赵行六村都在其中。

至清宣统《恩县志》才有“乡”中村庄历史的记载,赵行六村属恩县三乡时的“一乡十一图”〔⑸,与今武城县东北方的王前坡(当时称王乾朴)、军庄共处同“乡”同“图”,到今天填充进好多不相关的村庄,可想而知,这些不相关的村庄全是明清时的移民。以前有人说武城县吴小屯大地主刘某有土地4000亩,我还不信,通过研究赵行部六村与“一乡十一图”的村庄关系才看出明清时期这里是多么的空旷,当时的后夏庄(今东、西排村)到本乡最近的邻村宋王庄13里,到石庄15里。所以“赵廷杨、赵文丙、赵华弟兄三人”E[16]]自洪洞县迁来才落脚有人气的夏庄(前、后排村)附近,立村赵家王行。

3.赵行部六村入故城前的隶属

赵行部六村到民国时期为恩县的四区赵家乡,辖鲁庄、前庄、后庄、赵家玷、夏庄、寨子[17]0 1949年建国初期有一段时间因政区不定,恩县、武城、夏津县曾属河北省衡水专区,赵行部六村为武城县的夏庄区,后仍归恩县。1952年10月24日(具体日期根据“山东行政区划网”,下同)赵行部六村随恩县入山东德州专区。1956年2月24日在撤销德州专区的同时,赵行部六村随恩县入聊城专区,旋即于3月6日随着恩县被撤销,赵行部六村入武城县,被划归滕庄区。1958年秋公社化时仍划入滕庄公社,同年随武城县合并于夏津县。1961年9月28日恢复德州专区和武城县,赵行部六村才被划入甲马营公社。1965年3月划归故城县后,组建成14村的小公社,1966年与饶阳店划入的14个村庄重组28村的赵行公社。(赵行六村在恩县的位置见图6—2


 

《故城县近代行政区划变革》郝金龙—— 赵行 的变革 《故城县近代行政区划变革》郝金龙—— 赵行 的变革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