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近代行政区划变革》郝金龙 ——故城南部在建国前后的变革

178次阅读

共计 112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故城南部历史上乃武城县所辖之域,一些历史事件必赖于《武城县志》的记载 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的《武城县乡土志略》,到1994年《武城县志》又近百年矣!

到1994年《武城县志》编纂时,南部已经划归故城县30年,按规制县志是不记载与本县无关事件的。而1998《故城县志》又难以搜集追述南部的过往历史,故而出现 南部历史文化的100年断档期,现就目前搜集到的资料简述之

1. 南部在建国后的区划变革

根据《武城县志》,1949年建国后,武城属河北衡水专区,故城南部属之。这时 南部的五区:城关区(驻河西街)、孙庄区、夏庄区、饶阳店区(驻薛官屯)。

1952底,武城县划归山东省德州专区,故城南部随之。

1956年撤销德州专区。武城县属 聊城专区,南部重新区划为城关(驻河西街)、孙庄、饶阳店三个区。

1958年初,撤区并乡,南部划分为祖杨、孙庄、军屯、武官寨、饶阳店、瓦子庄、李官镇(即今饶 阳店镇的东镇村、西镇村和李官屯)、兀兰屯以及甲马营(后来赵行公社一部)。

1958 年秋公社化。南部建祖杨、武官寨、饶阳店、滕庄(赵行公社的一部).公社。同年底 武城县合并于夏津县,南部随入。

1961年9月28日恢复德州专区及其所属的武城县南部再建:祖杨、饶阳店、武官寨、城关(建国河西街)、甲马营(赵行的一部)公社。

1965年3月12日后划归故城后短暂稳定后,再于1966年作公社的重组调整,在此不再赘述o

1984年“春,公社改乡(镇)大队改村建制,是时,县辖20乡、3镇、538 村” 是时,南部已入故城县20年矣

2. 民国期间南部的隶属

民国二年1913,山东省分为胶东、济西、岱南、岱北四道。今故城南部属济西道;民国五年1916又改全省为济南、济宁、东临、胶西四道,南部属东临道

民国十四年(1925 10月,张宗昌统治山东,又根据清末政府的行政区划,改府为道 把山东省分为-^一道,南部德临道;民国十七年1928北伐后,废除道制,南部随武城直属山东省政府管辖;民国二十年(1931始设行政专员公署,南部隶属临清专署(署治临清)

1937年“七七”事变后,日寇沿津浦铁路南犯,南部未被日军占领,尚有民国县 政府,隶属聊城专署,1937年底,南部沦陷。日军占领期间,武城县归属山东东临道(道治在德州)。

1940年前后在农村逐步建立抗日民主政府,南部属冀南行署第六专署(署治不定),后改为第二专署。1945年7月因南部军民不懈的抵抗,在武官寨 何刘屯、河西街炮楼被端后,日伪军即失去立足之地,遂逃窜到恩县。武城宣告解放, 二专署遂定居武城(河西街)。

1946年二专署治移至夏津。日寇侵华期间故城南部地 区交替被国民党、日军,共产党控制。1945年7月后即为解放区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