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故里●高鸡泊遗迹●清河崔氏
当前位置: 历史地理 > 《千户庄村史探源》—古地理位置及水系环境 宋淑敏

千户庄村隶属故城县青罕镇, 原有千一、 千二、 千三、 千四、 千五, 5个大队, 16个小队。 1980年, 千户庄村5个大队合并成一个大队, 原来的16个小队合并成9个小队。 现在, 全村3000多人口, 土地耕种面积6000亩左右, 虽不是拥有千户人家, 但也不愧为一个大村庄。 千户庄是一个历史悠久、 人才辈出的村庄, “千户” 之名, 史出有源, 文化的印记透过村名显现出来, 加上此地特殊的地理位置、 环境, 值得探究。
一、 古地理位置及水系环境

今千户庄村位于故城县青罕镇正西4公里处, 郑龙公路东, 黑龙港河东南岸。 村庄水系环绕, 大村中心, 地势较高, 可以看出, 历史上这里曾是典型的鬲津高地。

从古地理来看, 千户庄村地处高鸡泊腹地边缘高地, 所以, 关于千户庄村的古地理位置, 不能不提及高鸡泊⑵。

高鸡泊的形成, 离不开黄河的作用。 大约公元前3000—前7000年, 《汉志》黄河南出太行, 《禹贡》 黄河东出太行在中原随意分流。 由于河水携带大量泥沙, 长年累月, 河水流过之后, 河道成为漫滩高地, 于是, 黄河再次改道, 以此反复。 历史上黄河改道数不胜数, 每一次改道, 泛滥成灾, 也造就出湖洼湿地, 沃野千里。 故城县区域高鸡泊就是这一时期, 在黄河的作用下形成的一个面积广阔的湿地大湖

高鸡泊的成名是在隋唐时期。 史料记载, 隋末, 河北一支著名的义军首领窦建德在高鸡泊举义旗造反,于是, 各种史册记载就有了高鸡泊这个响亮的名字。 高鸡泊面积多大呢? 近年, 我们通过对故城古地理考察, 发现, 其位置在《汉志》 河⑶与《禹贡》 河⑷高地之间。 其区域面积是今故城县面积的三分之一还多, 今位置在清凉江高地与运河高地之间。

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 黄河在商胡决口, 漫灌高鸡泊, 时间长达数月,大量泥沙淤积, 高鸡泊基本填平,其腹地冲出黑龙港河、 沙河, 整个高鸡泊区域形成沙岗连绵的壮观景象。

《故城县志》 记载元初的“龙潭” 奇观就在千户庄村西跃进湖西黑龙港河北行东拐漫滩处, 此漫滩至今极为开阔, 西接响沟村, 北通北沙窝庄。黄河虽填平了高鸡泊, 但黑龙港河仍是其冲出的一条大河, 古代, 这条河常年担当着泄洪作用, 洪水的冲击, 形成了千户庄村与对岸五个“屯” 村水系环绕的相同地貌。

千户庄村地属黑龙港流域, 村西北有黑龙港河自西向东在村北折向北流,在村西、 村北各有两条河沟通向村庄, 在村西北千四大队、 千五大队汇合(可称为西河沟, 东河沟) 形成北大湾。 村南有沙溪古道⑸, 北流通往千五大队南大湾。 从前, 南大湾与北大湾通过千四大队与千五大队之间的一条河沟相通。

南大湾与北大湾向东延伸处, 湾塘沟壑, 曲水流淌, 环抱千四大队、 千三大队一周。 宋庆历八年(1048年) 黄河水填平高鸡泊之后, 高鸡泊腹地其实仍旧地势较低。 运河西决洪水, 通过沙溪古道及其他沟渠在千五大队南大湾汇合, 环绕村庄, 填满沟湾, 通过两个水道北流。 一条通过西河沟、 东河沟流入黑龙港河东北流; 一条通过千一大队村东、 千二大队村东入青年北干渠接沙河北流。过千一大队东北, 入青年北干渠处, 史称“哗哗溜” 。 当时, 夏季水流潺潺淙淙, 日夜奔流, 极具水势。 

黑龙港河与西河沟、 东河沟之间的三角地带, 有大约200多亩土地, 地势较高, 土地肥沃。 黑龙港河与西河沟相接处, 河南岸, 俗称“钓鱼台” 。 东河沟东岸、 北大湾北岸, 有居民居住, 此处居民出入被水阻隔, 交通不便, 人们称为''小台湾” 。

总之, 流入村庄的水流环绕千四大队、 千三大队一周, 其中随湾就渠, 曲水环绕, 岸边不乏杨柳榆槐, 水上不乏木榜小桥, 堤内炊烟缭绕, 堤外千亩良田, 随着人丁兴旺, 堤内堤外皆有人家。 可以想象, 古时候, 千户庄村该是一个多美好的村落。

那么, 千户庄民居最早建于何处, 所谓的鬲津高地具体在哪里呢?千户庄村长者宋学信先生, 今年75岁, 据记忆介绍, 他年轻时候经历多次洪水, 千五大队居民, 被大水围困时, 为防范洪水侵袭, 村民在民宅周围都要挡起近一米高的土堰, 大水浸泡随时都有进水的可能, 如此勉强躲过大水进入宅基。 而千四队、 千三队区域每次都是秋毫未犯, 大水根本上不去, 千三大队、千四大队区域为千户庄村最高处, 千五大队濒临高地三面环水, 西接村西老官道(今郑龙公路) 所以, 千户庄村的原千三大队、 千四大队、 千五大队, 近水接壤, 地势较高, 应是最早人口居住地。 所谓的鬲津高地, 四面环水的千户
庄旧村应该是千三大队、 千四大队、 千五大队所在区域。 千一队、 千二队, 应为清后续移民、 再迁移民或是家族繁衍分支移居地。

今透过卫星高清地图, 根据长者宋学信先生回忆, 再分析地理环境, 画出千户庄村地图见471页图4—8,可以看出整个村庄地貌特殊, 烟树龙湾, 曲水流觞, 堪称人杰地灵之地。 

                       

「有事请联系站长QQ/微信:843437919」

赞(0) 打赏
随意赞助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博客简介

一个出生在故城县,成长在故城县。在河南求学4年后,又回到衡水的1988年出生的青年!热爱家乡,努力学习了解家乡历史,让家乡历史为更多的世人了解!博客文章选自《故城探源》《河北省水文站名览》《漳卫南运河志》《冀鲁豫边区革命》《衡水文史资料丛书之五衡水抗日烽火》《冀南军区战史》《故城县大事记1949-1983》《中共故城县党史1937-1949》等资料! 站长微信/QQ:843437919

热门标签

1964年河北山东划界 北宋黄河 古武城 广川镇 半世晨晓(7个月前 (02-20))

习俗一样,饶阳店这边供品会更丰富一些

评:故城县东化村的春节习俗
  • 58gucheng(11个月前 (11-12))

    中国现存的家谱族谱大部分都是明朝时候编的

    评:《故城县屯村文化》宋淑敏 ——朱往驿的来历
  • 58gucheng(1年前 (2022-09-16))

    窦建德和唐朝太穆皇后窦氏应该是远房亲戚了,看当年抓了窦建德后,窦氏家族给窦建德求情应该可以看...

    评:《窦建德故里研究》武城县漳南镇村与窦建德乡里无关 郝金龙
  • 人和(1年前 (2022-09-14))

    经过多年对朱往驿村的历史传说,觉得来历考证过于简单,且并无朱元璋来此地之说。关于王姓来历的说...

    评:《故城县屯村文化》宋淑敏 ——朱往驿的来历
  • 小思(1年前 (2022-04-22))

    问一个问题,关于窦建德和唐朝太穆皇后窦氏,有没有血缘关系,这点网上众说纷纭,族谱网上有夏王窦...

    评:《窦建德故里研究》武城县漳南镇村与窦建德乡里无关 郝金龙
  • 站点统计

    • 文章总数: 473 篇
    • 草稿数目: 0 篇
    • 分类数目: 11 个
    • 独立页面: 2 个
    • 评论总数: 21 条
    • 链接总数: 5 个
    • 标签总数: 274 个
    • 注册用户: 611 人
    • 访问总量: 8,715,523 次
    • 最近更新: 2023年9月24日
    服务热线:
     

     QQ在线交流

     旺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