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城河西街》 居民的变迁 张兰华

163次阅读

共计 165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今故城县在1965年前分属故城县和武城县两县所辖, 河西街属武城县府直辖, 建国镇的其他村庄不属同一基层组织管理, 1965“运西” 归属河北省时, 河西街三村仍属县城, 其他村则属祖杨公社, 这是我们能记忆的历史。
1. 北宋黄患踏上南迁之路

考究历史, 河西街居民则十分复杂, 自北宋庆历八年(1048年) 后, 武城县全县受黄河北流影响, 人口多居于沿清凉江高地和沿运河高地, 河西街在运河高地上的东流村, 熙宁九年( 1076年) 县城迁此后人口有所增加, 多居于沿河的石闸街一线, 所以说“街南头” 是河西街最早的聚集地。 随后黄河的泛滥不断(共79年) 平民百姓多数逃难他乡, 一直到北宋灭亡的1127年, 名门大户举族南迁, 如武城名门 崔氏家族几乎全部南迁。
2. 金朝时再次南迁
金朝曾自建隆四年(1159年) 下令, 从东北地区迁徙全部女真人20-50岁) 到华北汉人地区, 命下之日, “比屋连村, 屯结而起” 。 到华北后, 将其原有的军事组织“猛安(简单理解为'千户') 谋克('百户'或'屯') ”转为屯田军, 计口给田, 以充口食。 在汉人的村庄间, 星罗棋布地散居四方。以放牧为主的女真人到此地后转为农耕, 多奴役当地汉民, 再次导致汉民的南迁。 到蒙古拖雷克恩州(在今武城县) 以后, 金宣宗将有生力量迁于汴京, 到金元战争结束, 武城县有6368户, 7707人, 每户平均1.2人。
3. 元朝的百年人口减少

金末人户比例失调, 过不了 30年此地已经人户寥寥, 估计元末整个县城也不足500人。 为什么这么说呢? 《武城县志》 说, 到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全县仅有522户, 人口 3020人(此数字未记军户) 运河以东约占1/3强, 运河以西满打满算也不超过2000人, 运河以西的武城县所有人口, 相当于今天的两个中等自然村的人口。 522户中还包括从登、 莱州来的部分洪武二十二年  1389年) 移民。有人将明初此地人口稀疏归罪于燕王朱棣, 显然是不合理的。
4.明清人口变迁

明初, 武城县仅有三个乡, 即居贤乡(在运河之东) 治平乡(运西原武城县南部) 德化乡(运西原武城县北部) 治平乡人口多数聚于建国镇沿运河一线的毛店、 草寺、 曹口、 河西街、 庞堂和沿今清凉江一线的百尺(东西桥) 儒林、 尧头、 五头的高阜地带。 《武城县志》 为区别移民, 称原居民为“土民” ,

估计河西街“土民” 人数在100人左右 明朝初期武城县的县下设“乡” , 以收缴钱、 粮、 草、 米。河西街外围村庄 属于治平乡, 从洪武二十二年( 1389年)自山东东部开始移民, 以后再次自山东移民, r直到洪武末。为安置移民, 沿运河一线在庞堂、 姜庄村附近设置“马圈屯” ,

到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 马圈屯就已超过1200人。 清末河西街外围的马圈里见左图2—29o马圈屯或马圈里仍是河西街外围基层组织, 与河西街互不统属, 以此估计人口, 河西街仍不足400人, 居住地以今建国村南端为主。

清初又有大量人 口逃亡, 据清顺治七年(1650年) 统计, 治平乡原额2554 T(T 16岁以上的男劳动力) 逃亡933 To德化乡原额1766 丁, 逃亡1145 To马圈屯, 原额人丁 1062 丁, 逃亡丁 749 丁, 见在丁 313 丁。 所以到清乾隆年间(1736—1795年)人口才有明显的增长, 估计河西街三村自此以后才粗具规模。 一直到清道光年间取消“屯” 和“乡” 而设“里” 的乡组织管理时, 马圈屯改称“马圈里” , 河西街仍属武城县西关。

通过上述讨论得知, 整个武城县在元初仅有老、 弱、 残、 茶, 到元末的近百年间已赤地百里, 河西街仍存有宋、 金时期的遗民, 应该是毫无疑问的。燕王朱棣“靖难之役” 对河街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据移民专家曹树基推测,这一区域移民尚未居住安稳就发生“靖难之役” 。 武城最早的迁民在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 多数迁民, 尤其山西迁民在洪武二十八年( 1395年) 后才迁入,在此居住才三五年, 为避战火大多返回原籍避难, 朱棣为帝后M次返回武城, 重返武城时引来很多登州人、 “老舌鸟窝” 人, 自然这些人都是称“永乐移民” 。
所以说, 河西街在千年以来人脉未断, 文化传承未泯, 属故城县最古老的城

《武城河西街》 居民的变迁 张兰华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