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凉江源流考》漳河 郝金龙

220次阅读

共计 172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漳河是洪荒时代就存在的河流。 西不出太行山东麓, 东不过大运河, 到处都有漳河的印记。 在历史时期内不同的区段又有着不同的名称, 如降水、 泽水、绛水、 漳水和漳河、 章河、 商河、 衡漳、 横漳、 浊漳、 清漳。《尚书禹贡》 记载的黄河河道: 北过降水, 至于大陆。 其中降水就是漳水, 大禹利用了漳水河道行洪, 西山诸水也相应被截而入《禹贡》 河,漳河当然也不会穿黄河而东, 当战国时期《禹贡》 河断流, 漳河依然径黄河故道。 到西汉屯氏河决口时, 其形成的张甲河在故城县西北合东来的古绛水入蓿县境。 屯氏河对漳水的主流并没有多大影响。 东汉之末漳水仍然又东北过柜鹿县(今巨鹿县南) 东。 又北过堂阳县(今新河县北) 西。 又东北, 过扶柳县(今冀州西) 北。 又东北, 过信都县(今冀州西北) 西。 又东北, 过下博县(今深州乔屯) 之西。 又东北, 过阜城县(今阜城县古城) 北。 [的到北魏时郦道元(470—527年) 时仍然没有大的变化。

《中国历史地图集》 在隋《河北诸郡》 幅就将清河的流径变成了漳河, 即表明漳河改道走清河河道是在隋朝的公元581年到618年的37年之间。 在东汉王景治河后黄河走《汉志》 河东, 近千年河北不再受黄泛之苦, 所以《隋书》和《唐书》 都不再志河, 查清这期间的漳河要走另一途径

 

清、 浊之漳河的缘起

《隋书地理志》 记载:漳南, 开皇六年(586年) 置, 曰东阳,十八年598年) 改为漳南a〕这就表明东阳县(今故城镇) 改称漳南县与漳河过东阳县有直接关系, 最晚在公元598年漳水既已过故城之北。 按图索骥, 一直到武安郡洛州(永年县) 才有清漳, 开皇十六(596年) 年置阿和《元和志》 清漳县。 西北至洛州七十里。 开皇十六年, 于此置清漳县, 南滨漳水,因以为名97的新县。 据此大致推定在隋文帝的开皇六年到开皇十六年, 586—596年之间漳河的新流路即已形成。 漳河以善淤、 善决、 善徙著称,这与所挟带的泥沙多有关, 漳河利用了八九百年的《禹贡》 河故道, 终因不堪其淤积而导致下游淤塞则行流不畅, 就要导致上游决口。 从《唐书。 地理志》记载, 贞元(785—804年) 中, 刺史元谊徙漳水, 自州东二十里出, 至钳鹿北十里入故河。 来看, 北行的漳河在铠鹿东行流不畅, 才导致在今魏县东北入清河河道, 隋开皇年间才有清漳县和漳南县的建置。显然入清河河道的漳水并不是漳河主流, 因为唐朝还一直在向北的漳河河道上筑堤, 如: (南宫) 西五十九里有浊漳堤, 显庆元年(656年) (武邑) 北三十里有衡漳右堤, 显庆元年(656年) 网, 载初690年) 中, (衡水) 令羊元珪引漳水北流, 贯城注隍101(堂阳) 西十里有漳水堤, 开元六年(718年) 〔阿。

以上记载都表明漳河之主流仍是东汉末的漳水, 但多称浊漳” “衡漳, 巨鹿县以南仍多称漳水北道。 所以有人称东线漳河为清漳, 近年来研究文章所称清漳为中道, 在馆陶入卫的才称南道。 漳水之源确有南北两源的清浊之分, 但在今涉县东南30公里古黍窖邑即已合流, 也就说清、 浊之漳在还没出太行山时即合为一漳水,后来的清漳则不再会是源头之清漳水(涉水) 。 原来清漳(中线) 之称是有来头的, 白沟又东北迳罹[叩〕 勒城东, 又东北,漳水注之, 谓之利漕口。 自下清漳、 白沟、 淇河, 咸得通称也。 《水经注》描述的白沟、 淇河曾走过清河的故道, 《水经注》 仍称其为清河, 白沟过罹勒城(已失所考, 大约在今魏县东北) 后再向东北与西来的漳水合流, 合流处就是曹操所开的利漕渠口, 是通曹魏之都邺城的咽喉, 所以利漕口向北即为清漳,显然是清河与漳河的合称。 看来漳、 清通流早已有之, 上文言及隋开皇年间今魏县东北入清河河道, 应该是浊漳下游壅塞, 漳水走中道以清河泄倍于以前的漳水。

最晚到北魏时在故广宗县南北已经没有清河, 只有淇、 疽、 漳, 过广宗后郦道元仍以古河道之名称流淌的漳、 疽、 淇水的河为清河, 作过冀州长史的郦道元肯定对辖域河道了如指掌。 主要原因是广宗县以下的清河河道变动不大, 不管清河之源头如何变动, 当地人仍称其为清河。 当隋炀帝以清、 淇、疽水作永济渠水源后, 清河的清漳水源只有漳水一源, 唐朝以后的地理志都称其为漳水, 便不言清河了。 下文所称清漳即漳河中道, 所称浊漳乃西道漳河   



《清凉江源流考》漳河 郝金龙

《清凉江源流考》漳河 郝金龙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