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氏河流径考》2——屯氏别河部分 郝金龙

231次阅读

共计 369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0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详细分析《水经注》之言,我们按今天的语言习惯来描述屯氏河,屯氏河的“一级分支”谓之“屯氏别河”。屯氏河向左分的“一级分支”只有一支,即向信成县的“屯氏别河”。屯氏河向右分的“一级分支”有两支,即''屯氏别河南渎”和“巴氏别河北渎”,这两支都是分出后不久即入“大河故渎”。我们应该明了的是:屯氏河及其别河形成于公元前109年,桑钦《水经》撰于三国时期,郦道元作《水经注》时,己是屯氏河600多年后的北魏,其间有鸣

犊决口和未知河道的穿插以及王莽时期的“大河故渎”断流,而《水经》和《水经注》又将王莽河断流后的屯氏别河决入“大河故渎”再向右的支流都写入其中,这就使屯氏别河的“二级分支”达9条之多。再加上历史时期内对地名的错误解释,使这本《水经注》成为“天书”,虽经千百人多次的注、疏,仍然难以条分缕析。在此我们不研究“大河故渎”向右的东汉后的“屯氏别河”,缕析“大河故渎”之左诸“屯氏别河”如下:

 

屯氏别河南渎

屯氏别河南渎是屯氏河向右的第一条"别河”,《水经注》称"屯氏别河南渎”,我们称其为“南渎”。《水经注》并没有详述这条“一级分支”始于何处,只说:“屯氏别河南渎自平原东绝大河故渎。”应该是自今夏津县东北向今张华镇东入“大河故渎”的一支,因下文有“又径平原县故城(在今县南二十里)北”,所以在未到平原县故城前已入大河故渎。故渎断流后的“南 渎”过大河故渎后再行流入海则是北魏时期所见的流路,在图16屯氏河及其别河复原图中我们以虚线画出南渎过大河故渎后的流路。南渎向东北有两条流扶柳路,一支“笃马河”,“又东北径阳信县故城南,东北入海


《屯氏河流径考》2——屯氏别河部分 郝金龙

屯氏别河北渎

屯氏别河北渎,也是屯氏河的“一级分支”,我们称“北渎”。这一支在《水经注》中仍然没能提供有用的信息,只说:“又东北径平原县,枝津北出,至安陵县遂绝。”本句提到的“平原县”是平原县故城向北迁后的县城,城离屯氏河的直线距离不足40里,中间隔有“大河故渎”,显然自屯氏河决出后不久即入“大河故渎”,故渎断流后仍有穿故渎向东北的流路,又分两支即“又东北径平原县枝津北出,至安陵县遂绝”和“东北流径阳信县故城北。《地理志》言,渤海之属县也。东注于海”。

分析到此,我们再来验证前面已述及的“屯氏三渎”与“大河故渎”的关系:“屯氏三渎”的一渎,即“屯氏河”,东北到绎幕县南,再向东北合大河故渎;其二渎,即“屯氏别河南渎”,未到平原故城北便绝大河故渎;其三渎,即“屯氏别河北渎”,自屯氏河决出后不久即入“大河故渎”。正好印证了《水经》“大河故渎又东,径平原故城西,而北绝屯氏三渎”国〕,(见15页图16屯氏河及其别河复原图)。这就是《水经注》的屯氏河合大河入海的标志。然而《中国历史地图集》则将“屯氏三渎”的合大河的位置标在东光县。

(三)屯氏别河

屯氏河左分的“一级分支”在北馆陶南向左分出。历史上所称的“屯氏别河”主要指这一支,在屯氏河行流的70年间,有些年份其流量大过屯氏河,甚至有全黄河入屯氏别河的时期,从故城县建国镇南部要庄的土层看,有的年份 一次就能淤积近两米(见图17屯氏别河淤积的土层)。或是“河决鸣犊口”,屯氏河断流,然屯氏别河就成了屯氏河的主流,仍然行流。屯氏别河的“二级

分支”有三支,自北向南,其一为“屯氏别河张甲河支”,简称“张甲河支”;

其二为“屯氏别河东阳支”,简称“东阳支”;其三为“屯氏别河绎幕支”,

简称“绎幕支”。(见15页图16屯氏河及其别河复原图)


《屯氏河流径考》2——屯氏别河部分 郝金龙

1. 屯氏别河张甲河支

“屯氏别河故渎又东北,径信成县,张甲河出焉”。《水经注》注《水经》前,只有“左渎”、“右渎”的模糊说明,不能清晰辨明清河、张甲河、屯氏别河、屯氏别河东阳支、屯氏别河绎幕支。要弄清这些“乱流”,郦道元一定有第一手资料,即现场考察资料,再加上认真分析辨别才能条分缕析。我们为明了屯氏别河,则略过张甲河在广宗县(今威县)南的源头,直接讨论起于信成县的张甲河:“张甲河首受屯氏别河于信成县” [34],即“屯氏别河”流入张甲河。所以我们才称这一支流为“张甲河支”。到信成前与清河有一段合流,在信成县西北直向东北。因为黄河水不像清河水那样委婉地迂回曲折,在卫星地图上还能看出些许遗迹,过南宫尚家寨,东北向枣强县的紫冢村南,再向东北过今清凉江到故城县的冷高常村西,“又东北径长乐郡枣强县故城(在枣强县加会镇东北的后十七户和楚村间)东。又东北径广川县(在今枣强县后旧县村东,多次在枣强县和广川县变换),与绛渎水故道合”。合流处即是绛水、清河,张甲河的“三河汇”,同时也是今故城县、枣强县、景县的“三县汇”, 一直到今天“三县”仍然共同膜拜着同一圣人“董仲舒”,同时又像同父之“三子”,在继承着祖上留下的“遗产”。张甲河“又东北径广川县故城(在今广川镇西北)西,又东径棘津亭(在广川镇东北,传说的姜太公卖浆台)南。张甲故渎又东北至蓿县(在今景县南5公里的胡庄村)东会清河”

2. 屯氏别河东阳支

这条东阳支,应是清河人和故城人都不陌生的母亲河,汉前称蔡河,发生过秋胡妻投河的事件。秋胡妻者是否真有其人,我们不能断定,但古老相传的蔡河却实实在在地躺在故城南部的大地上。汉时成为黄河河道,隋炀帝开为永济渠,窦建德开为柳沟,同时也经历了大唐的繁华。《水经注》描述说:“屯氏别河又东,枝津出焉,东径信成县故城(今清河县西北的尹才庄)南,又东径清阳县故城(今清河城东的刁楼庄附近)南,清河郡(今清河县东南的冢子村)北”。过清阳城南拐而北,到清河县的段沙土村、张宽村、赞固村向东北入故城县,“又东北径陵乡(在军屯镇)南,又东北径东武城县故城(在盐厂村西南)南”。东阳支在故城境内东过张里村、赵里村北,再东过高、王行杖间。东北过于姑屯南,东过西、东冯村北,何刘屯、南召南。再东过巩庄北,再东北过大、小随庄间。再东北过于庄东南,天水屯西北东入于今运河。沿运河“又东北径东阳县故城南”,汉东阳县位于高庄村东的孟故庄村原址(北魏时期位置在东阳支之北,1960年代运河拓宽时迁到堤西)。东阳支在此向东出故城县域,过武城县甲马营北的刘古庄村,再东北到西王屯村。“又东散绝,无复津径。”到隋末窦建德所开的柳沟(柳行港)大概即行东阳支到今故城镇东。

3.屯氏别河绎幕支

郦道元对清河郡、甘陵郡、清河县、清阳县、甘陵县、信乡县的位置有发生矛盾的地方,在讨论屯氏别河绎幕支时用《太平寰宇记》的记载。“屯氏别河又东北径清河郡(北魏清河郡在厝城中,有清河王刘庆陵,即今清河南冢子村)南,又东北径清河故城西”,考清河郡和清河故城先后有错位,因为据《太平寰宇记》记载西晋曾于冢子村“西南七里置清河县” 3〕西南设清河县,应该是北魏时的清河故城,位置在今清河县的西洪河村南。但《水经注》接下来说,“汉高帝六年,封王吸为侯国”,又将“清河故城”推到了清阳县,清阳县也曾为清河郡故城,倒也可以说是“清河故城”,但前文东阳支已经在清阳县南通过,绎幕支不会交叉东阳支而东北径清阳西。所以应该先过冢子村西南的清河故城西,再过清河郡(冢子村)南,就顺理成章了。《水经注》对绎幕支向东北的流径再没有可比照的城镇,则直接说“又东北径绎幕县南”,即通过今天的清河、故城、武城三县到达绎幕县。

具体的流径对三县的历史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汉河依据。对此笔者做了一些取土坑的考察,并参考了今清河人对这段绎幕支的研究,再与卫星地图比对,分析如是:绎幕支在过清河县西洪河村西又径其北,东北过孝义屯、张庄、董家那村东南入故城县,缘县界直北过辛堤、毛店、杨庄、水坡、石佛、要庄村西。图17屯氏别河淤积的土层即为绎幕支的河道在水坡村的土层,北行到要庄村西遇低洼地,河水行流减慢而行成河流相淤积土层,图18即为绎幕支经过此处70年间留下的“五花肉”式淤积土层。

《屯氏河流径考》2——屯氏别河部分 郝金龙

绎幕支南北方向过要庄西,又东过要庄北,又东北到八户庄西折东,在良尧北和建国村南入今大运河,再沿运河到焕光桥北,东拐入武城县境。东过徐庄、后王庄,东北过仁里庄、小董王庄、赵庄,再过四个河沟村,过翟河沟村东“分为二渎”,即绎幕支的北支和南支。北支向东过两个小河村,在罗庄村东沿屯氏河西在九龙庙附近入“大河故渎”;南支即绎幕支在翟河沟村东'‘分为二渎”的“三级分支”。南支向东入屯氏河,屯氏河断流后南支仍然有水,则穿屯氏故渎,仍东注于“大河故渎”,在“故大河”断流后仍穿“故大河”东流,再与“屯氏别河北渎”合流。南支起码在三国时期连续穿过“屯氏渎”和“大河故渎”进入平原县域,再与“又东北径平原县枝津北出”的“屯氏别河北渎(前文说过的屯氏河一级分支)”合流。换句话说,这次合流则是:绎幕支的南支与“屯氏别河北渎”分支的北支汇合再分出的两支的北支,才再北流“至安陵县遂绝” 0 (见15页图16屯氏河及其别河复原图的绎幕支末端的虚线图。)

屯氏河乃黄河,在无羁的状态下应是大水漫灌式的流淌,大面积的低洼地均成湖沼,这应该是屯氏河流域西汉侯国灭绝的原因,冲出入海河道后才能形成自然河道。水流湍急的、流量大的弯曲极少的应是主流的特征,加上土层淤积的验证,本人认为绎幕支是屯氏别河前期的主流。在绎幕支淤浅后,张甲河支才为主流。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