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历史地理沿革》郝金龙——自然河流

460次阅读

共计 579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1.蔡河

蔡河是春秋前的古河道,可能与出自邢台的蔡河有关,邢台蔡河一达活河一泯水澧河是一脉,这条与澧河流的蔡河应在春秋前稍向东流,后为《禹贡》河所截入大陆泽,不再向东过今故城县。年深日久古武城人却记住了蔡河的名字,元封二年(前109年)后成了屯氏别河,隋炀帝开为永济渠,元、明时期永济渠改道,余下的河道成了排水河,清代断流成为蔡河故渎。但在献县境内又出现过隋朝称为倒流河的蔡河

明嘉靖年间武城县老城西北五里许有河称蔡河。清朝的傅泽洪在《行水金鉴》中载蔡河起自段沙土村北,经张宽向东北入武城(今故城县)界,在三官庙村入御河……”看来这条河流一直流淌到清代,彼时已经是区域性河流。从清河县民兴渠至张宽村南又流向东北,进入今故城县界,在军屯、王行杖、冯王庄、南召村的这一段是《武城县志》上说的蔡河。这仅是蔡河的中段,在西汉时屯氏别河东阳支走这段蔡河,永济渠和柳沟河同是这段蔡河。澧河是其上游,倒流河是其下游。窦建德所开柳沟河与蔡河的重合段最长。

2. 屯氏别河

《汉志》河于汉武帝元封二年(前109年)向北决出屯氏河,稳定行流70年。到元帝永光五年(前39年),因黄河决清河郡灵县的鸣犊口,屯氏河才断流。屯氏河决口后自然行流,分出的河道称屯氏别河,与故城县有关系的有三个分支,即张甲河支、东阳支、绎幕支。

1) 屯氏别河张甲河支

向左侧的屯氏别河到信城县(清河县尹才庄)流入张甲河,因为流入张甲河后还有向左的分支,所以我们才称向右的与故城县有关的这一支流为张甲河支。到信成前与清河有一段合流,在信成县(今清河县西北)西北直向东北。因为黄河水不像清河水那样委婉地迂回曲折,而是直线行流。在卫星地图上还能看出些许遗迹,过南宫尚家寨,东北向枣强县的紫冢村南,再东北过今清凉江到故城县的冷高常村西、圣树林、刘辛庄、张田村,到白佛寺出境入枣强县,又东北径长乐郡枣强县故城(在枣强县加会镇东北的后十七户和楚村间)东。又东北径广川县(在今故、枣、景三县交界处),与绛渎水故道合,张甲河支又东北径广川县故城(在今广川镇西北大富村)西。培育了故城县西北境的三朗、房庄高地

2) 屯氏别河东阳支

东阳支,应是清河人和故城人都不陌生的母亲河,汉前称蔡河,发生过秋胡妻投河的事件。秋胡妻者是否真有其人,我们不能断定,但故老相传的蔡河却实实在在地躺在故城南部的大地上。汉时成为黄河河道。

隋唐间窦建德开为柳沟,隋炀帝开为永济渠。东阳支东径信成县故城(今清河县西北的尹才庄)南,又东径清阳县故城(今清河城东的诸楼庄附近)南,清河郡(今清河县东南的冢子村)北。过清阳城南拐而北,到清河的段沙土村、张宽村、赞固村向东北入故城县,在故城境内东过张里村、赵里村北,再东过高、王行杖间,东北过于姑屯南,东过西、东冯北,何刘屯、南召南。再东过巩庄北,再东北过大、小随庄间。再东北过于庄东南,在天水屯东入于今运河,沿运河过武城县甲马营北过今运河到刘古庄村(武城县),再东北到西王屯村。所谓又东散绝,无复津径

到隋末窦建德所开的柳沟(柳行港)大概即行东阳支到今故城镇东。在西汉时期培育了老武城中部高地;隋唐时期也是黄河涨水的引入河道,即黄河借永济渠北泛,淤平何刘屯东北洼地。

3)屯氏别河绎幕支

屯氏别河绎幕支又东北径清河故城西,再过清河郡(北魏清河郡在厝城中,有清河王刘庆陵,即今清河南冢子村)南,《水经注》对绎幕支向东北的流径再没有可比照的城镇,则直接说:又东北径绎幕县南,即通过今天的清、故、武三县60公里到达绎幕县。

具体的流径对三县的古地理而言是至关重要的汉河依据。对此笔者作了一些取土坑的考察并参考了今清河人对这段绎幕支的研究,再与卫星地图比对,分析如是:绎幕支在过清河县西洪河村西又径其北,东北过孝义屯、张庄、董家那村东南入故城县,缘县界向北过毛店、杨庄、水坡、石佛、要庄村西,又东过要庄北,又东北到八户庄西折东,在良尧北和民主村南入大运河,再沿运河到焕光桥北,东拐入武城县境。东过武城县徐庄、后王庄,东北过仁里庄、小董王庄、赵庄,再过四个河沟村,过翟河沟村东再次分支。培育了要庄附近高地。

隋炀帝所开永济渠在南召村南利用了东阳支,再开河到焕光桥南,再利用的就是绎幕支。从建国镇马庄到焕光桥南是开凿的新河道。

3.漳河(清河一索卢河一清凉江)

汉后的漳河仍分清漳、浊漳二源,在河北涉县境汇合,漳河历史上的改道路径大致有三。

其一是漳河北源与漫阳河合流,史称北道,大体自临漳,经广平,至邱县,出威县西北,过新河县一线。

其二是漳河南行与卫河合流,史称南道,故道大体自临漳、魏县,经大名,至馆陶一线,并在馆陶县以上入卫。

其三是介于北道、南道之间的中道,大体自临漳经肥乡、广平东北流,至冀县与濾沱河合流,再北流河间等地直达天津入海。汉后附张甲河改道向东,金后附宋黄河北流故道,明后附卫河行流,导致故城受灾。故城县在隋唐时期称为漳南县,《故城县志》所言,数年一至的波涛汹涌,漂庐拔树的洪水即漳河。

4.北宋北流黄河

北宋黄河北流因决口地不同,有三次泛滥故城境,有明显河道的能考定出北宋庆历北流和元符北流。因汇入隋唐时期的高鸡泊,在高鸡泊洼地周围再衍生出诸多新河道。是淤积高鸡泊洼地并使消失的根本原因。

1) 庆历主流

宋仁宗庆历八年(1048年)六月黄河决于商胡后,在永济渠之东过老武城东十五里,向北过甲马营再穿过今运河到故城县高庄,再穿过东、西曹官屯向西北到入高鸡泊南湖区,大溜行官道河西,过芦庄村西到刘堂村,在刘堂村西稍东北过兀兰屯东,过兀兰屯后入高鸡泊,大溜过野庄、坛村、堤口、前沙岗、后沙岗、师黄村、白庙、孟瞳,再东北到魏家院,再东北到高小营、小马坊,再东北出故城县到景县王瞳。黄河河道宽自今江江河到大洋河。宋人称大流港

到嘉祐二年(1057年)二月二十七日夜遇雄州大地震才有在古枣强(旧县村)向北的黄河北流。大溜在过兀兰屯后过野庄、坛村,向西北在红庙与齐杏基西北在拐东而过大杏基(郝闺口)南,到冯杏基再北拐,到龙潭,再向北到北沙窝庄西,西北到于庄,再西北到贾召村、师召村、河北召村,向北过朱往驿村出故城县,再到枣强县旧县村,再北入今枣强、景县界,再东北过武邑县观津,再向北。

2) 高鸡泊分出的汶河

北宋黄河北流期间,还有很多流行时间很短的高鸡泊分出的汉河,有5条:

庆历主流;叉河:属北宋黄河北流初期的1048—1049年间主流向东入琵琶湾的一个汉流。从魏家院东北过西辛庄北,再从东辛庄到孙务村接东沙河。

朱家河:属北流初期的1048—1049年间主流自高鸡泊向北泄水的汉流。当时为小流港的一支,明朝时仍过北林子,因为北林子时称朱林子朱家庄,故名朱家河。从东宇屯北过南獐鹿、北獐鹿、小庙村、南林子、北林子,再北出县境。

饮马河:属北宋庆历北流初年1048—1049年间主流自高鸡泊向西北的泄水河道。自烧盆屯西北到杨福屯东,再到饮马河村,在县境是一不足10里的泄洪河道,称饮马河,在饮马河村冲决漳河(今清凉江)堤岸,过清凉江后在汉枣强城(在加会、唐林、王均三乡交会处,徜村西南),再向西北,枣强县亦称其为饮马河。

黄河北流在北官庄东北决出后饮马河即断流。后经运河在徐庄漫口和1946年开挖黄官屯顺水渠饮马河被开为武北沟下段。

朱家河西支流:在1057年北宋黄河向东北分出两道,亦属北宋北流的小流港:其一,在居召村向东北沿隋唐清漳河到吴梧茂、小梧茂、大梧茂、刘庄、宋庄到小庙村接朱家河;其二即从鲁庄南向东北,过东京村、苏村,再东北到景县榆林村,亦曾是隋唐一个时期的漳河,后世命其名曰秃尾巴河

3) 北流的五股河

嘉祐二年(1057年)高鸡泊又向宋枣强决口而成主流,当时还仍行流的四支统称为五股河

东沙河■: “五股河之一,属北宋黄河北流大流港区南缘。起于北王庄,东北到牛卧庄、李仙寨,到西三务与第三主流的东支合,入琵琶湾的一支,清乾隆五年(1740年)开为大洋河。

曲流河■:(今江江河)是五股河之二,属北宋黄河北流大流港区北缘。北宋北流过后河迹起于大月庄附近;金、元明期起于贾黄村西北之龙潭,在鹿豕东南到东宇屯、乔庄、大月庄,在今江江河北侧,到西北化东与今江江河合,称曲流河;清初起于东高才响沟河,仍称曲流河;清乾隆五年(1740年)景州开排水河到烧盆屯东南,河道南移,当地人称黑龙港;民国时再次疏浚后,定名为江江河。

庆历主流:(上面已述)从孟瞳沿北流主道东北到王瞳为五股河之三,因沙磧居多,魏家院以远不显河迹,近世开为青年干渠,略近于大流港。

枣弓虽匕流:五股河之四,庆历黄河北流后十年的主流,北流结束后即埋塞。北宋嘉祐二年(1057年)年后黄河在北岭踪东南向北决,稍西北过贾召村、师召村到朱往驿东,再到枣强旧县村、张站里,北流武邑县。

熙宁运河:五股河之五,北流时在郑口北有一条东到今运河向东泄水的河道。第五股河在北宋熙宁三年(1070年)六月被开为御河。金明昌六年(1195年)后与自流的卫河接通。于金泰和五年(1205年)开为卫运河。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接通临清会通河后才是郑口今天所见大运河。

4) 南来的河道

《故城县志》将南来入江江河的河,称为武城沙河沙河南河。北宋北流最初九年在大流港行流,从郑口镇前、后沙岗村向东北到里老小马坊一线为主流,沿线除沙丘外在今天看来并不显现黄河故道,北流过后,并未留下明显河道,只是沙丘连绵,当遇雨涝年份仍会汇聚成穿行于沙丘间的河流,尤其遇武城(武城县老城)南卫河决口洪水过故城县行洪时,河道再次行成。今天我们在地面上能见到的片断河渎多属此类。自原武城县流入故城县的最少有三条。

杨庄:属高鸡泊洼地中的不同时期行洪河道。在今红庙(也称杨庄)西北稍显河道片断遗迹,原河道向东北拐到烧盆屯东南,再东过冯杏基东向北入龙潭。

武城沙河(曲流河:黄河北流的后期主流河道。红庙河道淤积一段时间便不堪行流,又在堤口到齐杏基稍西北冲出一条,仍过大杏基、冯杏基入龙潭。这条河道在北流的后期筑有黄河大堤,北流过后都留有河床遗迹,估计也被称为武城沙河沙河,在金、元、明时期为龙潭曲流河上源,或称沙河或称曲流河

沙溪:庆历北流早期的主流河道大溜,在师黄村前,东北过白庙。以沙岗、沙丘为其特征,并无河形,后世运河决口的行洪和后世人们的挖掘,从长距离比照,仍能看出是黄河故道的痕迹,即从堤口村东北行流,过前沙岗村东南角,东北过沙岗东入后沙岗村,东北出村进入有河形区,再东北到师黄村,再东北到千户庄。此即《故城县志》所谓的南河,《读史方舆纪要》描述的沙溪,县西北二十五里。一名南河。自武城县界流入一一对应:堤口即武城县界,千户庄在县西北二十五里。这是元、明时期的沙溪,与曲流河不是同一条河道,比曲流河偏南,过千户庄向东北到大月庄与曲流河合一。开黑龙港后沙溪断流,洪水期在千户庄北入黑龙港。

5) 乌栏(禰)渎

北宋黄河北流在断流前一年的1068年(熙宁元年),黄河在兀兰屯前决口形成的河道。乌栏(禰)渎主流形成后于周辛庄西向北到红庙村西,再到北高庄,再东北到烧盆屯,再自杏基湖向北到南岭踪村西,再西北到尹里、三朗过枯河(索卢河,今清凉江西),行流14个月后断流。断流后因没有黄河水的支撑,估计雨涝之水在烧盆屯南与杨庄河合一入龙潭。

6) 元丰北流

元丰北流属黄河北流的第二次,与庆历北流不是同一河道。宋神宗元丰四年(1081年)四月二十八日,小吴境决口,在大名县西就穿过御河,泛滥面积很宽,离故城县最近的主河道在冀县枣强间。故城县属水淹区,具体自何途径流入故城县,尚未查清。估计自军屯到东桥村南入境并潴水成灾,故城县境内未形成泄洪河道。绍圣元年(1094年)第二次北流断流。

7) 元符北流

元符北流属黄河北流的第三次,与第一次和第二次的决口地点不同。宋哲宗元符二年(1099年)六月己亥(六月二十八日)黄河决于内黄口,全黄河自内黄决口沿元丰北流再成河道,在北宋后期因宋、金战争,疲于应对黄泛。自今威县经清河入境,在清凉江一线形成黄泸(路)河,在故城县北段多称索卢河行流,故城县境仍是重灾区。一直到南宋建炎元年(1127年)人为在河南境内决黄河阻金兵。黄河水仍有向北的分流,但不再造成重大灾害。

8) 黄泸河

元符北流到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一月在清河和临西县缘界的清河县一侧决出一条河道,过西潘庄、莲花池,穿过莲花池在今清河县城东入清凉江,即形成后世说的黄路河、黄泸河、索卢河、西沙河、枯河。也是后世临西县北运西决口的行洪河道,在清凉江一线之西,与清凉江有穿插。

9) 一字河

一字河在《明实录》称一家河,清河县人也称邑字河,是清河县东部地区的行洪河道,主要排莲花池、安家洼的卫运河决口洪水和正常年份的雨涝。

在金初(1127年)北流黄河在今临西县界清,河县决出黄泸河,有向东的一股汉流在清河县段庄村南向东入境,过军屯镇大王里村向东的河道,黄河南移后成为排水河道,通过故城县入卫运河,行流永济渠之南,水大时流浸冯家湾(在东冯村东北)。在故城县的流径:由清河县前段庄村东到大、小王里村间,再东过大辛庄村间,稍东北过小辛庄村北,再东向在赵庙、刘庙二村中间,再东过关庙村南,再过齐庄村南,稍东北过三里庄间,再稍东南过宋庄村南,再东南入建国和民主村间,再东南入古减水闸,流入卫运河。

乾隆三年(1738年),由于谢公堤的作用,一字河的入口稍向北移于蔡河(古永济渠)南侧,向东在徐里村中间穿过,再向东接大王里村的原一字河道,向东北入河西减水闸(焕光桥南)。泄军屯、要庄、建国及清河县雨涝积水或卫河运西决口的洪水。

5.响沟河

响沟河形成的时期为隆庆三年(1569年)闰六月底。上源来水是漳河特大洪水,漳卫河决口北泄清凉江以西南宫、枣强,并在故城县冲决高地所形成;同时淤平龙潭。考察其流径能看出当时是相当凶猛的一次洪水,行洪河道也很宽。经后崔庄、小李庄、大李庄、东高才南,再偏东南到前、后响沟村,再东到龙潭。当时水大溜猛,卷起响沟村西、村东高阜之土填平龙潭,由于高差悬殊(数丈),形成瀑布奇观,故有声闻于数里县志之记载,洪水入曲流河(今江江河)下泄。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