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姑屯地理与人文》孟庆涛——村名的演变与由来

205次阅读

共计 152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于姑屯,古称萧庄,因大户萧家而得村名。

―)明初人口

古武城经北宋后期70年黄河北流泛滥,社会动荡,人口消耗、流失严重, 金中期后人口得以回升,后又经过金、元战争,元、明战争,“到明洪武二十 四年(1391年)全县仅有522户,人口 3020人。运河以东约占1/3强,运河以西充其量也不超过2000人,相当于今天的两个中等自然村的人口。” [⑼以于姑屯 地理估计仍有明前居民,应为萧、于、曹、米四大家族为主姓,村名仍称萧庄, 人口依然稀疏。

二) 于姑娘的传说

关于“于姑娘屯”村名起源的传说有两种版本: 一是村民口传的“端坐说”:“燕王扫碑”㈤]时,燕兵到达该村见人就杀, 百姓四处奔逃。到掌灯时分,燕兵来到该村于姓大户门前,见院内灯火通明, 秩序井然,毫无慌乱之感。更奇怪的是见一女子端坐于堂前,对燕兵视而不见。 燕兵头 惊其镇定自若,急报燕王,燕王至此,女子依然神色端庄,不为所动。 燕王遂叹之,“真奇女子也”,于是,率兵离开此村,奔子游庙方向而去。燕 兵离开后,该村的人被杀近三成,特别是于姓一族,尽剩姑娘一人。后来这位于姓姑娘守护于氏宗族灵牌,终身未嫁。经历了这场劫难,村中人口所剩寥寥。

明永乐后,经过多次迁民,遂成杂姓迁民村落。为纪念这位传奇女子,该村改 名为“于姑娘屯”,后简称于姑屯。

二是近世书载的“梁头说”:“相传,明燕王扫北时,本村一姓于的姑娘 躲在梁头上未被杀害,后来此村以于姑娘为名,取村名于姑娘屯。后简称于姑 屯。” 0〕1998 《故城县志》也有相同的说法。

(三) 事实的分析

在于姑屯西部曾有一座纪念“于姑娘”的大庙。40年代土改时,此庙被拆, 石碑被推到孟家湾里,在原址修建了于姑屯小学。石碑上记载,时任武城县知 县奚英22上书朝廷,请求褒奖和捐钱修庙的经过。1958年,这些石碑被烧成了 石灰,己荡然无存,仅留遗址。

根据当时知县请求褒奖、建庙、立碑来看,证实于姑娘的存在、受朝廷褒 奖、有立功的事迹,应该是“史实”。

叶景涛先生根据明朝移民研究的大家曹树基研究推定、“靖难之役”时的 燕军进军路线、战场以及兵败退却路线〔如认为,燕王朱棣的军队根本未经过武 城运河以西地区,当然也就不会有“灭村”的事件发生,这应该也是“史实”。 显然两种版本的传说都有演绎的成份。如第二种说法就与事实不符,当地 民居的特点是平顶房,大梁上有瓜柱支撑標条,且瓜柱间是封住的。瓜柱的高 度为几十公分,即使不封也很难容下一人。退一步讲,即使能容下,一个女子 自己躲在梁上,无恩于百姓,知县也不会给她争取朝廷的褒奖和为其修庙。

四)根据史实的推测

到明洪武二十五年( 1392年)和二十八年( 1395年)两次登、莱移民入驻, 以东昌府各县均数计,武城运西地区约300户。于姑屯、双冢屯、大兴屯(以今 武官寨镇车庄和前花园为中心的区域),分布于治平乡地势较高、水源充沛的 运西最优质的土地上。(见本书544页图5-6所示)这一时期于姑屯的居民应由 土民居于原址一萧庄,东侧由登、 洪武移民建移民屯,村名或仍为萧庄。

洪武移民在此地最久的还不到十个年头,晩的只有四年,即遇“靖难之役”。 估计声势浩大的“阎(燕)王扫北”信息一经传播,村民不知就里,傍萧庄而 居的移民屯之人因有故乡的存在,全部返回登、 州避难,土民的有生力量也 外逃他乡,只有于姑娘勇敢地站出来,固守家园,照顾老、弱、孤、残,连移 民屯的房屋、财产也能得以保全。一场虚惊过后,永乐年前避难返乡的洪武移 民随着燕王政权的确立,很快恢复平定,安居乐业。不像大兴屯(武官寨西, 车庄北),全村人外出逃避战乱,当返回时一片狼藉。如今大兴屯也成了故城 县的“考古”之屯了。

萧庄村民感戴于姑娘固守家园的恩德,政府表彰不让须眉的巾帼,故有修 庙立碑之举,并命村名为“于姑娘屯”。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