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故里●高鸡泊遗迹●清河崔氏
当前位置: 历史地理 > 《郑口镇秘黄村浅考》陈砚祥—关于“秘"字考证

 

自古“一千年的田地, 八百年的主, 田是主人, 人是客” 。 土地是人们赖以生存的根本, 地名往往反映着人们对土地的拥有, 因此, 地名往往折射出一个村的发展历史, 反映出一个村的人口迁移及土地的变迁, 既然是秘黄村, 应与“秘” 字联系最为紧密, 但秘黄村却始终难寻“秘” 姓的痕迹。

秘黄村耕地有如下称呼: 沈家坟、 于家坟、 师家坟。 时至今日, 仍有师黄村沈家、 于家及师家的后代来秘黄村的田地中上坟。 从中说明, 这些上坟的后人与先人的血缘关系很近, 这些坟的历史最多也就是一百年左右。

20世纪80年代初期, 在村西北角, 还有贾家坟, 这些坟是青罕镇白庙村贾家的。 现在五六十岁的村民还清楚记得, 20世纪70年代初, 还有白庙贾家后人来此上坟; 在村东湾, 原村东顺水沟上沿, 有师家坟, 这些坟是郑口镇后沙岗师家的; 在村北耕地中, 有黄家坟, 2012年春, 笔者遍询村中七十岁以上长者时, 也无人说出这黄家是哪里人。体现在地形和建筑上的也有很多称谓: 村西有“西岗子” , 因高出其他地块半米以上而得名; 有“小方子” 地, 因其形状方方正正而得名; 有冯家庙,此庙因由郑口镇五大院村冯姓人修建而得名; 村东北还有“东北窑” , 因在此地建窑厂而得名。 这些耕地的名称, 口口相传, 几代人都这么叫, 基本反映了秘黄村土地的变迁以及与其他各村的关系和渊源, 但却找不到与郑口镇五大家秘家有任何的关联。

郑口镇五大院村, 是由五个大户人家组成, 其中有秘家, 如果该秘家在秘黄村有佃户的话,那么秘黄村应有秘家的后代,秘家的坟墓, 或者秘家佃户的后代。 可事实上, 秘黄村没有一家姓秘, 又没有秘家坟或自称秘家佃户后代的人家。 历史难以割断, 作为郑口镇五大院秘家, 当时富甲一方, 人丁兴旺, 其读书人自然较多, 叙事以及家谱更应详细, 如真有秘家大佃户庄院的话, 能够留下名称遗迹的可能性也应更大, 所以秘家大佃户应该不会存在。 不过, 周边村庄有称呼秘黄村为后大院,虽口口相传, 但即为长者口传,本庄立庄又晚,可以确定此处确实曾为某大院。 至于是哪个豪绅大院无从考证 

                       

「有事请联系站长邮箱:shuuder@qq.com」

赞(0) 打赏
随意赞助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标签: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关于"《郑口镇秘黄村浅考》陈砚祥—关于“秘"字考证"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哦~~

博客简介

一个出生在故城县,成长在故城县。在河南求学4年后,又回到衡水的1988年出生的青年!热爱家乡,努力学习了解家乡历史,让家乡历史为更多的世人了解!博客文章选自《故城探源》!

精彩评论

站点统计

  • 文章总数: 407 篇
  • 草稿数目: 0 篇
  • 分类数目: 5 个
  • 独立页面: 2 个
  • 评论总数: 57 条
  • 链接总数: 6 个
  • 标签总数: 205 个
  • 注册用户: 497 人
  • 访问总量: 8,648,177 次
  • 最近更新: 2023年2月1日
服务热线:
 

 QQ在线交流

 旺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