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建德故里●高鸡泊遗迹●清河崔氏
当前位置: 历史地理 > 《金元永济渠变迁》金前期漕运仍袭部分永济渠之证 郝金龙

金前期黄河并未彻底地离开北流,御河的行流是与黄河、漳河合流,除却雨季这是最理想的漕运通道。金前期漕运的南段应以这条旧黄河为主,到清河县入永济渠,再东流入武城(今武城县老城),在武城(老城)东入庆历北流河道即熙宁御河,缘恩州历亭县(今武城)西境到今故城县郑口向东偏北到将陵县(今德州)入永济渠,正如《金史。河渠志》所载“其通漕之水,旧黄河行滑州、大名、恩州(今武城)、景州(今东光)、沧州、会州(今青县)之境”。

在武城县甲马营西今运河中搜集到的制钱也能证实南宋绍兴年间(113111162年),相当于金天会五年(1127年)到大定初年,熙宁御河仍然通航。金前期未能铸钱,仍以北宋和南宋的制钱流通,运河中时有散落的兵器和宋制钱来证实御河的通行。(见159页图140159页图141)最少说明金人仍用熙宁御河作运输通道

从《金史》记载上看在天会九年(1131年)后黄河还有两次北流,即“金废主亮天德二年(1150年),河水淹没巨鹿县” *396 [397]*o “章宗明昌四年(1194)年),河决卫州。魏、沧、清皆被害。”㈤可这些灾害性北流不再冲击清河县到东光的御河,所以正如王寿春所言“御河应是方便的运输通道” [

                       

「有事请联系站长邮箱:shuuder@qq.com」

赞(0) 打赏
随意赞助一下~

微信扫一扫打赏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推荐

0 条评论关于"《金元永济渠变迁》金前期漕运仍袭部分永济渠之证 郝金龙"

最新评论

    暂无留言哦~~

博客简介

一个出生在故城县,成长在故城县。在河南求学4年后,又回到衡水的1988年出生的青年!热爱家乡,努力学习了解家乡历史,让家乡历史为更多的世人了解!博客文章选自《故城探源》!

精彩评论

站点统计

  • 文章总数: 407 篇
  • 草稿数目: 0 篇
  • 分类数目: 5 个
  • 独立页面: 2 个
  • 评论总数: 57 条
  • 链接总数: 6 个
  • 标签总数: 205 个
  • 注册用户: 476 人
  • 访问总量: 8,656,464 次
  • 最近更新: 2023年2月1日
服务热线:
 

 QQ在线交流

 旺旺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