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屯村文化》宋淑敏 ——以“庙” 命村

266次阅读

共计 834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庙” 开始是祭祀祖宗的地方,也叫宗庙。 庙的规格有严格的界限。 《礼记》 中说: “天子七庙, 卿五庙, 大夫三庙, 士一庙。 ” 凡有官爵的人, 也可按制建立“家庙” 。 那时候, 天神地神只能由天子祭祀。 诸侯大夫可以祭祀ill川。 平民则只能祭祀自己的祖先和灶神。 汉代以后, 庙逐渐与原始的神灵庙混在一起, 庙宇也不再只是祭祖的宗庙, 许多为祭祀神灵性质的庙宇建筑也兴盛起来。

故城县以庙来命名的村庄, 在南部区域始于“清河武城崔氏” 。崔氏是故城中古时代最显赫的士族。 崔氏家族的兴起源于汉代, 三国时期得以发展壮大, 盛于魏晋南北朝, 隋唐为鼎盛时期, 史称“天下甲族” 。 唐调露年间, 随武城县城由今盐场区域南迁至今王行杖区域, 他们也将祖庙迁于今军屯乡关庙村东南,定村名为崔家庙。

关庙村由子游庙变换而来。 关于子游庙, 《故城县志》 《武城县志》 都有记载, 记说: 子游曾在此任武城宰, 以弦歌教化百姓,后人建子游庙一座。 后来, 刘姓、 赵姓、 宋姓、 关姓在附近居住建庄, 为表示对子游弦歌的崇尚, 纪念立庄, 分别称庄名为刘庙、 赵庙、 宋庙、 关庙。 应是崔庙村名的延展。2013年初夏, 通过对子游庙遗迹的考察, 可以确定子游庙为唐宋代以前的古代建筑。 而最早的崔庙, 已随着崔氏家族的衰微而人去庙废。 遗址在关庙村的西南高地, 人们俗称“崔家岗子” 。

时庙、 夏家庙、 白庙、 红庙、 庙灵、 帝君庙、 小庙、 庞堂、 刘堂、 双庙、王庄(北王庄) 香炉坡、 吴令史、 军王庙, 这十三个村庄的名字都因建神灵庙堂得村庄名。

史料载:时庙因时姓迁民来村里时, 曾有一座菩萨庙得名。

夏家庙夏姓迁来时此地有玉皇庙得名白庙因村西有白衣庙而得名。

红庙因村庄有红砖龙王庙得名。

庙灵因为村中神庙灵气得名。

帝君庙因村中有关帝庙得名;

小庙因村里有御医刘守和庙得名。

庞堂因庞氏建关帝庙得名。

刘堂因移民刘姓修庙得名。

双庙王庄(北王庄) 因王姓迁来时村东西各有庙宇得名。

吴令史因村中有一座大庙, 吴令史曾做过掌管得名。

香炉坡因村中有三官庙, 庙中有金香炉而得名。

军王庙因移民至此村中有庙宇存在, 故名军王庙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