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评论关于"《故城县屯村文化》宋淑敏 ——朱往驿的来历"
最新评论
该村是清凉江边的一个村庄, 因是古代的驿站而得名。 我国古代驿站的设置有三千年的历史, 有史记载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 故城朱往驿站是什么时候设置的呢?
朱往驿村北三里, 就是枣强的旧县村。 历史上多次在此建置枣强县和广川县。 与故城县连域, 也多次隶属故城县, 其南的小董故庄村, 1956年才划归景县。 董仲舒讲学的董学村及周边村庄, 都是古村庄。 朱往驿站的设立一定不会太晚。
关于朱往驿村来历的记载有两个版本。 其中一则说, 明朝皇帝朱元璋曾亲临此地。 故名朱往驿。 至今, 此说法流传甚广。 可细究起来, 明朝时, 清凉江随着大运河的畅通已成季节性河流, 不可能有通航的能力。 关于朱元璋的传说,只是人们的一种善意附会。 最有说服力的是, 在明代永乐年间的移民高潮中,有王姓来到此处。 他们安家后, 看到河边有几间茅草屋, 经常有车船, 马匹在此停留充实补给, 一打听才知道这里是一处古老的驿站, 又听说大明皇帝朱元璋曾经在此经过, 于是给驿站取名朱往驿。
从其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以及人们的口口相传来看, 朱往驿村的来历时间还早。 从五松头的形成来看, 驿站的建立则在三国时期, 此处又是当时的水陆要道, 应该是三国时期的“诸往驿” , 明朝移民不知就里, 故演变成“朱往驿” 。如果朱元璋真有北巡, 走大运河还能贴谱, 因清凉江到明代时已不通畅了
「有事请联系站长邮箱:shuuder@qq.com」
最新评论
中国现存的家谱族谱大部分都是明朝时候编的
评:《故城县屯村文化》宋淑敏 ——朱往驿的来历窦建德和唐朝太穆皇后窦氏应该是远房亲戚了,看当年抓了窦建德后,窦氏家族给窦建德求情应该可以看...
评:《窦建德故里研究》武城县漳南镇村与窦建德乡里无关 郝金龙经过多年对朱往驿村的历史传说,觉得来历考证过于简单,且并无朱元璋来此地之说。关于王姓来历的说...
评:《故城县屯村文化》宋淑敏 ——朱往驿的来历问一个问题,关于窦建德和唐朝太穆皇后窦氏,有没有血缘关系,这点网上众说纷纭,族谱网上有夏王窦...
评:《窦建德故里研究》武城县漳南镇村与窦建德乡里无关 郝金龙
经过多年对朱往驿村的历史传说,觉得来历考证过于简单,且并无朱元璋来此地之说。关于王姓来历的说法也不尽然,因为村里有些老人知道,还有比王姓更早的姓氏族人在此生产生活。总之,村子来历,无据可考,皆为传说故事,而王姓族谱记载祖先“王三公”于明朝来自江南镇江府溧阳县砂石牌坊东这个位置,也是无据可考,只是一个族谱中记载的传说。
@人和中国现存的家谱族谱大部分都是明朝时候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