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黄河北流与永济渠变迁》泛滥区域的讨论 郝金龙

170次阅读

共计 123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泛滥区域的讨论
今天我们仍然找不到黄河北流河道的记载, 更没有泛滥区域的记载和研究,
现从决口以后的事件的描述来讨论。黄河决口后因无河道堤坝的约束, 自然灌注洼地, 以大水漫灌的形式行流从元丰决口的四月二十八日到五月十七日, 恩州言: “河决澧州, 注入御河,本州极危。 ” ^2]这时大名府御河被黄河水灌注后, 御河也成了黄河泄洪河道,恩州御河堤坝告急; 但这不是黄河的主流。 主流经今濮阳之西, 过内黄、 魏县之东, 按李立之元丰四年九月的话: “北京南乐、 馆陶、 宗城、 魏县、 浅口、永济、 延安镇、 瀛州景城镇, 在大河两堤之间, 乞相度迁于堤外” 以呵来看除永
济渠携黄河水外, 这次灾难并未影响北京城(大名府) 神宗皇帝决定不再修闭决口, 批准将上述诸镇迁于堤外, 其馆陶县属大名府, 浅口镇属馆陶县厂河,永济镇属大名府临清县, 永济〔2旳延安〔286同属临清县, 都是沿永济渠兴起的镇店, 可能都迁于永济渠东岸。 其宗城在《宋史》 中没有交代, 但记载元丰八年前史实的《元丰九域志》 记载的宗城应该是靠谱的, “宗城。 京(北京大名府) 西北一百七十里” 邸7的距离来看, 应该从原址移到清河县南的邵固。

元丰北流注入御河之后先行到达恩州, 因御河狭隘, 堤防不坚, 不能通纳大河分水,恩州城壁可忧, 还导致了恩州之南御河坝子口和徐曲两处决口; 都是西决。从上述李立之说的这些镇除景城镇外都在恩州(今清河县西北) 之南, 黄河水过恩州后是什么样子呢? “自小吴决后, 泛滥未著河槽, 前后遣官相度非一, 终未有定论”2阴来看, 这时的宗城(今威县东) 和恩州城是元丰北流河道的最窄狭处, 其南“未著河槽” 即没有明显的主河道, 其北也“未著河槽” ,行流散漫。 先来一拨官员视察, 定出一个主河道, 再来一拨又定一个主河道,根本就没个准谱。 这是对上述引文的一般解释。

通过以上解释结合《宋史》 ,后来提到过的黄河泛滥区分析, 西不出南宫县、 东不过永济渠的很大的范围内,故城县的高鸡泊洼地, 阜城东与景县西北洼地仍然是潴水区; 威县东北和清河县间是泛滥区的狭部, 再有御河泄洪的加入, 水流较急, 鳏堤是保护当时恩州的重要屏障, 也是洪水向西北流的主要原因之一; 临西县和当时宗城是西南来水的迎水面, 因邱城方向来水宽泛, 临西县受灾严重, 保住了县城, 但宗城却遭到灭顶之灾。 魏县、 广平之东, 馆陶之西应该是泽国一片。 正如当时王觌[289]之言: “大河横流, 吞食民田, 未有穷已也。 故滨河之民, 居者无安土之心,去者无还业之志, 而又田为陂泽者, 虽欲还业, 将安归乎? ” 〔29°]泛滥区州县大多房屋冲毁, 田地成为湖、 淀、 泊、 滩, 从《宋史•地理志》 来看, 泛滥区郡内平均, 每县的户数平均还不到10000户, 户不足2人。 如河北人口密集的恩州(唐贝州) 唐天宝年间75000/县, 户均7.4/户; 到北宋崇宁年间
1102—-1106年) 只有17500/县, 户均1.7/户。 可见鳏、 寡、 孤、 独, 流离、 失所严重。 这仅是指北流的前30年, 北流后期还有48年才结束。 这才是此地明洪武和永乐时大量移民的原因之一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