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伏伽籍贯考证分析》孙伏伽墓 郝金龙

191次阅读

共计 109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孙伏伽墓
《旧唐书・孙伏伽传》 详细记载了孙伏伽的贡献和卸甲归田及卒于显庆三年(658年) 对乡里和子嗣情况闭口不谈。 查《武城县志》 “孙伏伽墓, 县东北三十里” 。 [旳概不言明是在何时武城县的“东北” , 不指明就应该是明朝之武城县, 为此笔者踏遍前、 后大阜屯、 马庄、 赵庄、 三言村这几个符合“县东北三十里” 的明朝武城地(当时的赵行周围村庄和甲马营东北属恩县) , 均未得到任何线索, 显然上了《武城县志》 的当。 真是“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从此踏上“发现” 之旅。

后来得到《太平寰宇记》 才恍然大悟, 《嘉靖武城县志》 的作者在孙伏伽墓的位置上还是下了一番功夫的 根据《旧唐书》 记载: “永徽五年(654年) 以年老致仕。 显庆三年658年) 卒。 ” ⑹] 以此来看孙伏伽应该葬于武城。 孙伏伽死后330年, 到北宋雍熙末至端拱初年间984—990年) 才被乐史所撰的《太平寰宇记》 记载下来“孙伏伽墓。 在县东北二十里, 高三丈。 唐刑(民) 部侍郎” [网的确证, 到明朝天顺五年(1461年) 的《大明一统志》 记载“孙伏伽墓, 在武城县东北” [何。《一统志》 出版时孙伏伽已经死了800年, 显然是对过往资料的含混记述。对乐史的“东北二十里” , 再加南迁的“十里” , 恰是“县东北三十里” 。 历史上许多误会就在文人的相互传抄加工下发生了!

 历史文人就是少了《梦溪笔谈》 作者沈括的那点精神。 对己有资料的对比来看还是乐史的《太平寰宇记》搜集到了可靠资料, 才能言之凿凿。 《太平寰宇记》 记载的“县” 当是“唐调露元年(679年) 南迁十里” 的县。孙伏伽卒于显庆三年(658年) 南移县在“唐调露元年(679年) ” , 《寰宇记》 作于990年, 黄河淤积武城在1048年, 武城再移到老城在1076年。 记住这几个年份对弄清本文有利。

1048年黄河能淤积四米,明清淤积二米, “高三丈(9米) ” 的“丘冢” 到今天应该还在地平以上。 从本书304页图3 —17的调露元年(679年) 首迁的武城,即今王行杖村西定点向东北二十宋里(合今8.5公里) 到今天能有“丘冢” 的“点” ,非“双冢子” 莫属。 (见307页图3—19) “双冢” 位于今西半屯镇的双屯村北500米, 最早于明永乐五年(1407年) “军事屯田” 的“军屯” 一洪官屯(在李洪屯北) 时就有“垒然可望” El之双冢存在, 永乐年间登、 莱移民于双冢之南立村而名的村称“双冢屯” , 即今双屯村。 其双冢之东冢当为孙伏伽墓, 其西冢一般为孙父墓或为疑冢。 今冢间庙舍廊东侧的石碑所刻“玄默敦淮之岁甲辰月上巳日” , “玄默” 为天干“壬” “敦月羊” 为地支“午” 的别称, 乃中华民国壬午年(1942年) 所立。 碑文中“在三皇时代, 盖邈乎远矣” 之记迷惑了今人 

《孙伏伽籍贯考证分析》孙伏伽墓 郝金龙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