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 古城文化 》名胜古迹 宋淑敏

192次阅读

共计 158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名胜古迹
故城有史记载两千多年了, 走在故城的街头巷尾, 随处可见的是秦砖汉瓦,残垣旧迹, 幽深小巷。 在此, 你会感受到一种古老气息迎面而来。
 无影树

无影树扎根在土城墙北墙体, 终年生长在阴冷的北墙一角, 难润雨雪, 无缘日月, 可生命力极强, 历经年轮, 成长缓慢, 故城人赋予其雅称“无影树” 。
 半步桥

半步桥位于故城西南镇, 弦歌巷北首。 弦歌巷东有二贤祠, 西有周公祠、德卫屯、 唱戏广场。 弦歌巷北头过半步桥, 走辘韩把至鸣玉街。 半步桥连接护城河与城外的一处面积很大的坑塘。 古时候, 这里有小桥流水、 有琴瑟笛箫、有兰桂飘香。 古镇汇集了众多南来北往的商贾名士在此停留驻足, 弦歌巷是他们最好的休闲场所。传说半步桥用青石蓝砖砌成, 无论从哪边过桥, 总是以半步到达, 堪为神奇。

《古镇风姿》 中有一段详细描述: “在弦歌巷北端有一条小溪连接着护城河与西边的池塘, 夏季丰水期护城河多余之水经小溪流向池塘。 为了方便行人,在小溪上建石桥一座。 溪宽不足两米, 因此石桥建得小巧而精致。 该桥为单拱桥, 形似弯月, 桥上石栏杆上有雕刻精美的图案, 上端是造型各异的石狮子,形象逼真, 做工精巧。 是精美的石雕艺术品。 更令人称奇的是, 无论以何标准量石桥, 最后剩余的部分是这个标准的一半, 半步桥因此得名, 其中谜团, 至今尚未能解, 足见设计者之匠心。 小桥西池塘广十数亩, 周围植绿柳, 池中植莲藕。 桥下流水潺潺, 池中莲藕飘香。 风吹莲动, 绿柳依依。 置身其中流连忘返。 这段描述中, 一句“无论以何标准量石桥, 最后剩余的部分是这个标准的一半” 道出了半步桥的神奇之处。 从数学的角度看, 如果你一步一步的走, 所剩是半步。 如果你半步半步的走, 所剩是半步的半步, 也就是四分之一步。 以此类推。 所以, 怎么走半步桥, 什么人走半步桥都剩半步, 这才是半步桥的奇妙之处。 设计者可谓匠心独运, 堪称数理学家

佛头井

在故城中镇, 双逢街西, 还有一处更神奇的文化遗迹一一佛头井, 至今犹存, 经常引来史学家前来探秘。《故城县志。 卷一 •县治图》 有佛头井的明确标示, 至于何时开掘, 记载不详, 只说是一口古井。 不过, 故城先贤从未放弃过对这一古迹的探秘与猜想,他们通过诗文道出对古井遗迹的喜爱、 欣赏还有疑惑。 《故城县志•卷十》 描写佛头井的诗文记载许多, 拿来赏阅。 更觉佛头井泓然古瓷〔啲〕 , 开掘历史甚远。《故城县志》 记载, 佛头井为碧琉璃井, 井泉甘冽, 深不可测。 晚上, 燃灯入井一照, 井壁佛影晃动。

佛头井之所以叫碧琉璃井, 是因为井壁采用的砖料是烧制过火的琉璃砖,俗称焦砖。 这种砖质地很硬, 从前人们修房子大都把焦砖砌在房体最底层, 以防岁月腐蚀, 碱化变质, 造成房体不稳。 秦汉时期, 各地方土窑烧砖, 掌握火候不一定很到位, 出窑时有大量焦砖很平常。 这些焦砖就成为开掘修建泉井最好的材料。 这也是古井至今完好的原因。佛头井其迹甚古, 可古在何时, 均无记载。西汉武帝推恩令以后, 汉宣帝本始四年(前70)封清河纲王第七子刘弘建立东阳侯国, 那时, 故城为东阳侯国所在地。 王侯降临故城一隅, 这里显然有可居之优势。

故城一地, 在秦汉时期地处屯氏别河沿岸, 路有驿站, 河可行船, 饮有甘泉, 是王侯达官垂涎的好地方。 由此推断, 佛头井开掘可上溯到西汉东阳侯国时期, 也许更远。

明清时期, 之所以将古井叫做佛头井, 原因有二, 一是井壁琉璃砖砌成,灯光一照, 流光溢彩, 幻象佛影; 二是古井开掘时间太久远了, 井水由甘甜变成清涩, 钙质附着在井壁琉璃砖上, 其形酷似一个个佛头; 人称佛头井。 佛头井成为故城一地神奇的古迹景观。
4.甘陵书院

甘陵书院现位于故城镇中心校院内, 古为县学建筑组成部分之一, 至今遗迹保存完好。 传说, 故城早有甘陵书社, 甘陵书院是在书社的基础上修建。 《故 城县志》 记载, 甘陵书院建于雍正五年, 即公元1727年, 最初的甘陵书院位于弦歌巷, 系五候祠遗址, 由县令蔡维义倡导修设, 年久倾圮"° ] 。 道光二十三年,邑令黎极新重建甘陵书院, 书院移至义学明伦堂左, 即现在位置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