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后四渎考》 一字河 郝金龙

237次阅读

共计 171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据《清河县志》记载,清河县东南部运河西堤外,有两处低洼地,即莲花池和安家洼。莲花池在今清河县东潘庄村即与临西县搭界处,斜向东北到油坊镇西。安家洼,则以安家那里村的“安”命名洼地,南起油坊镇王唐口村北接故城县的辛堤村(当时无村)、毛店村、水坡村,属故城县部分则称“祥家洼”。这两处洼地属定王河(前602年或前463年行流于今运河)和北宋后两次北流(元丰年间和元符年间)时形成的河间洼地,汉屯氏别河期间有屯氏别河绎墓支的淤积。元丰年北流时为保住永济渠的漕运通道曾有“闭截徐曲”,不让黄河水东流。元符五年(1082年)三月二十七日到绍圣四年(1097年)三月a*〕的北流期间,在永济渠西侧一直有元符黄河东堤的阻隔,这两片洼地未受黄河淤积,一直保留了下来。

(一) 黄泸河的形成到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 ^一月恩州清河县再决”39]在清河和临西县缘界的清河县一侧黄河决堤,沿西潘庄一西洪河一东洪河一东潘庄村南入莲花池,穿过莲花池在清河县东入清凉江,即形成后世说的“黄路河”或“黄泸河”。

(二) "一字河^的形成历史的后来,没有了北宋对御河的歹单精竭虑,继而代之为女真(金)对御河的一无所知。“(南)宋建炎中,河决,移(临清县)治于今州西南十里卫河南岸。” [170]《临清县志》把“宋建炎中”具体到“金天会五年(1127年)由仓上(今临西)迁至曹仁镇(今临清旧县村)”〔⑺],表明,黄河将濒永济渠的临清冲毁,而成了黄河河道。在金明昌五年(1194年)八月前黄河水未断流时曾是金朝运输开封皇宮物资的通道。“一字河,县西。《河防志》:黄河旧经县境。金明昌五年(1194年),河犯武城堤,泛及金山(这次是北宋北流的最后一次)。明年(1195年),凿新河,修石岸十四里有奇以塞之。”戸刀大约在明昌六年(1195年)卫水改走今卫运河时,余下的河渎成了无水枯槽,过临西县后接清河县的黄泸河,下入莲花池和安家洼形成积水湖淀(死水区),洪水期进入故城县尚家洼、冯家湾、姜家洼(死水区),只能靠运河泄洪。黄泸河在东潘庄向北即后世称的“一字河”或“邑字河”,直流向北入清凉江,一支汉流在永济渠南东行到武城(今建国镇)。这支汉流在金明昌六年(1195年)“凿新河”时在建国镇南部建有“河西减水闸”以泄洪。只所以这样行流,乃因北宋末期仍然离不开御河对北部边防的军需输送。如,崇宁元年(1102年)开坝子口、开置水闸、为御河枯水段输水”3,到第二年(1104年)冲毁。再役21万工修缮"A,还没到崇宁三年(1104年)复坏如斯["〕。到政和五年(1115年)正月为堵截黄河在枣强以南的东决,从清河的御河东堤到枣强修筑防水大堤,以保熙宁段御河通航,不惜从京西路(在河南)远道调夫(也足以说明魏、恩、冀、瀛这时都逃光了)和动用守河官兵赴役。⑴6〕北段御河一直维持到北宋最后的1126年前后。

(三) 一字河过故城县金天会五年(I]??年)黄河决口仍沿御河行流是因为御河通道是敞开的,到“河泛金山”时(1194年)又冲出一条自然的新河道,即一字河。也是明武城人修谢公堤后,成了清河人一直要武城人扒堤的口实,在清河人认为一字河就是清河县洼地排水的毋庸置疑的通道,因他们绝大多数也系明永乐移民并不知道莲花池已经被两次黄河淤积,已经不是受害最重之处,而安(祥)家洼和其北的尚家洼(要庄西北)、冯家湾(东冯村东北)、姜家洼(万庄东)才是当时武城县积水之地。

(四) 一字河流径考察一字河与永济渠的河道并不重合,而在永济渠之南。一字河在清河县赵庄村前与黄路河乃一河,在赵庄村东流的才是一字河,过段庄村南入故城境,到大、小王里村间,再东过大辛庄村间,稍东北过小辛庄村北,再东向在赵庙、刘庙二村中间穿过,再东过关庙村南,再过齐庄村南,稍东北过三里庄间,再稍东南过宋庄村南,再东南入建国和民主村间,再东南到古减水闸入卫运河。到清乾隆三年(1738年)谢公堤成为武、清两县间的争讼。最后判定武城县扒堤,清河县开河。入武城境的“一字河”的入口稍向北移于蔡河(古永济渠)南侧,向东在徐里村中间穿过,再向东接大王里村的原'‘一字河”道,向东北入河西减水闸。(见96页图126谢公堤与一字河)

正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