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城县近代行政区划变革》郝金龙 ——原故城县近代建国后的区划变化

212次阅读

共计 134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1. 德州六村的划出

1952年冬,将故城县所辖一区(区驻地袁庄)所属钟辛庄、东八里庄、戴官屯、 魏庄、三里庄、杨家圈6个行政村划归山东省德州地区。

《故城县近代行政区划变革》郝金龙 ——原故城县近代建国后的区划变化


2. 田村的划出

1955年10月22日四区(区驻地原隰)马田村划归枣强县。

3.原德州卫屯(德卫部)的划入

原德州正卫右所九屯所形成的村庄,在《故城县地理沿革》中称“德卫部”有“头 屯、二屯(娘娘庙)、大第八、小第八、第十、河北涯(即四屯)、第九、第七、大 第五、小第五、芦圈、东第三、西第三、东殷庄、杨坞等” 15村(简称“九屯”)在 《故城县志》和《德县志》中均载明何时划归故城县,根据拙著《德州卫所与故城屯 村移民的研究》推定,“九屯”划归故城县的时期应在1956年2月24日,在撤销德州 专区和3月6日撤销恩县时,但山东和河北行政区划网也均未载明。见图6—3民国时期德卫部与故城。

裁卫是在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当时只有“红庙、小屯、六屯、东万庄、 西万庄、西新庄” 6个村划归故城县。 “九屯”则划归山东德县,在民国《德县志》 中“九屯”被划归德县的“第十五乡, 东第三屯、西第三屯、代官屯、卢家圈;第十 六乡,大第五屯、小第五屯、东殷庄、 小曹庄;第十七乡,右卫一屯、右所七屯、右 所四屯、右所九屯;第十八乡,小屯、 右所二屯、胡家堂、韦庄;第十九乡,右所八、小八屯、五家庄、侯家庄、右所十屯。”

1998年《故城县志》在民国23年(1934 年)镇村名中仍无“九屯”入故城县的记载,但1956年故城县乡村名中就有了“九屯” 村庄分别记载在“大第八、小第八”属中镇乡;“头屯、二屯”属小屯乡;“河北涯、 第九、第七、大第五、小第五、芦圈、东第三、西第三、东殷庄、杨坞”属殷庄乡; “第十”属南官庄(在今青罕镇)乡

4. 小贾庄、北万庄、小董故庄的划出

1956年5月一区北万庄、小贾庄,三区(房庄)小董故庄划归景县。

5. 张庄的加入

1956年5月景县张庄划归故城县,入三区(房庄),辖11乡(碱场店、霍梧茂、蒋召村、北林子、马军 寨、潘屯、刘庄、三朗、 房庄、董学、堤口)。

6.里老九村的变

1956年5月因建军 用机场的需要将景县刘 庄、梁庄、前赵鲁、后赵鲁、赵鲁屯、里老、 西小屯、皮婆屯、焦庄9 个村划归故城县,划归 二区(西辛庄),在《故 城县地理沿革》中称“里 老部”。(见图6-4

 

《故城县近代行政区划变革》郝金龙 ——原故城县近代建国后的区划变化

7.全县同入吴桥县

1958年9月,全县实现人民公社化,建立郑口、房庄、辛庄、故城4个人民公社 大队仍为267,其中郑口公社辖73个大队,房庄公社辖63个大队,辛庄公社辖59 大队,故城公社辖72个大队。同年10月,故城县省入吴桥县

8. 复置故城县

1961年5月8日,析吴桥县复置故城县,原景县所属河渠、青兰、隆兴、广川、堡定、大屯、王瞳7个公社划归故城县

9. 景县七公社复归

1961年8月原景县所属河渠、青兰、隆兴、广川、堡定、大屯、王瞳7个公社复划 归景县 是时,全县下设15个公社、271个大队。15个公社为:故城、袁庄、小屯、夏庄 辛庄、里老、庙灵庄、房庄、北林子、梧茂、三朗、原隰、杏基、青罕、郑口

10. 郑口的设区

民国35年1946年)10月于郑中周围再置第五区,区政府驻地为郑口,民国36 年(1947年)第五区复撤;民国38年(1949年)4月第三次设第五区,同年9月第三次

 

正文完